白癜风要忌什么 https://m-mip.39.net/nk/mipso_7764883.html
千年前,李白问路剡中
千年之后,古韵悠长,千年古镇
崇仁,仍在闪闪发光
桑梓忆,最忆是崇仁。
深院马墙青黛瓦,
高低交错老台门,
古谓杏花村。
风情忆,最忆是崇仁。
榨面炖鸭干菜肉,
麻花烤饺水馄饨,
乡味梦中温。
时光忆,最忆是崇仁。
丝雨柳溪油纸伞,
邻家红女涤衣巾,
越曲醉迷人。
江南忆,最忆是崇仁。
古镇今逢新气象,
北来南往马龙频,
期待旅游欣。
——《忆江南·古镇崇仁》文/天圆地方
这里说大不大。
要是住在这里,
你会发现一出门就能碰上熟人,
闲来没事的时候
大家聚在院子里聊聊天、喝个茶,
也是一件蛮惬意的事!
这里说小不小。
屋外窄窄的小巷,
一直通往村子的深处,
你不知道下一个路口
会把你带到谁家的门前。
你可以在这里慢慢走、慢慢沉思,
没事时做梦、发呆、读书、
随你想做什么,
整个世界都可以是你的。
这里有美丽的风景,淳朴的民风。
在这里,可以只闻鸟语,不谈悲喜。
家风为训“杏花村”易名“崇仁”
崇仁的前身叫杏花村,到了近代衣冠南渡,中原文化盛大南迁时,裘氏家族从绍兴云门迁入,渐渐地成为崇仁的大姓,取代了张、王、李、段、白五姓的地位。由于裘氏家风以“崇尚仁义”为本,杏花村也改名为“崇仁”。
“崇尚仁义”的家风延续至今,
仁义之貌在古镇随处可见。
◆免税区:良田七亩换得“免税”裘氏历代家室兴盛,世廑耕桑,守以仁义,尽绳家法。据乾隆碑记载:康熙四十九年(年)前,裘显道、裘昭旭父子先后两次向崇仁市场捐赠良田七亩多,作为集体资产,支付市场管理费用,免除长短摊税。
崇仁在三百多年前就实行了免税区措施。
◆“拐弯抹角”:人性化的村落建设崇仁大街小巷的转弯外墙被抹去尖角,
由后门塘至蕉园路一段最典型。
古镇小巷狭窄,建筑密集,拐弯众多。
小小的“抹角”在最大程度上
真实反映出崇仁古镇人性化的村落建设。
千年时光白墙灰瓦留下一枕温婉
崇仁古镇始建于南宋,
兴于明清,已历千年。
岁月侵蚀,
古建筑逐渐失去原先的光鲜亮丽,
但时光打磨后,留下了厚重与淡然。
台门各自独立成院,
之间用跨街楼钩连,
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
许多老台门依然有村民居住其中,
旧式建筑与村民的慢节奏生活完美契合。
在这里,日子慵懒,
指针仿佛也慢了半拍。
◆玉山祠堂:崇仁裘氏支祠玉山公祠建祠三年,于年竣工。
它是一座崇仁裘氏支祠,
主祭崇仁裘氏19世祖玉山公。
玉山公乐善好施,
每逢嵊州大灾皆输粟以赈,
县城西门外捐置义家。
玉山祠堂三进五楹,
自南至北,
照壁、门厅、戏台、享台、寝堂。
在戏台的西侧还保留一口古井,
它被称为虎井。
至于为什么叫虎井?
卖个小关子,去了你就知道。
池井错落柳溪烟雨忆崇仁
崇仁还是一个井与池的世界。
崇仁现有水井多口,其中古井46口。
井不仅把地脉打通,
让村民的日常变得更为便利,
冬暖夏凉的水井滋润着崇仁。
◆后门塘:崇仁的“浅水湾”后门塘是崇仁古镇的一口四方池塘。
过去,
崇仁有钱有地位的人士
居住在后门塘附近。
崇仁名句有言:“穿靴戴蒂后门塘”,
说的就是后门塘这带居住的人家。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
来崇仁古镇一探“杏花村”吧~
赞是一种鼓励,分享传递友谊
想跟着左岸一起去旅行吗?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