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户镇董家村是汉孝子董永故里,为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打造董家村孝德文化村形象,叫响“董永故里”名号,县委宣传部驻董家村第一书记制定了“孝德文化村1+2+3”工作方案。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走进陈户镇董家村,去了解一下孝德文化村的建设情况。
陈户镇董家村是一个有着口人的村子,村民的主要收入就是靠打工和种地。因为种种原因,董家村村班子相对涣散,这严重影响了村庄的发展和村民的生活。年7月份,随着第一书记的到来,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修了进村路,改造了供电线路,对贫困户进行了帮扶。
在进行这些工作的同时,身为第一书记的李超也在不断思索着村庄的发展之道。经过一番走访调查,李超跟村民们商量,决定利用董家村董永故里的特色文化资源,将孝德文化村建设作为今后的帮扶方向。在全村营造浓厚的孝文化氛围的同时,逐步建立敬老孝老长效工作机制,力争将董家村打造成辐射陈户镇乃至全县的孝德文化村品牌。
大方向定下来之后,李超开始在具体实施细节上下功夫。首先要做的就是营造孝亲敬老的浓厚氛围。李超和村两委成员对董家村75岁以上老人赡养情况进行摸底统计,由村委会组织老人子女以户为单位,签订《家庭赡养老人承诺》,承诺要在赡养费金额、衣食住行、卫生保健、亲情关爱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通过建立家庭赡养公开承诺制度,用相对强硬的方式,相对固定的形式,在短期内迅速推广村民孝德行为。
如今,全村20多户75岁以上老人的子女都签订了《家庭赡养老人承诺》,村委会还将大家的承诺在村里醒目的位置张贴公布出来,以便让大家监督。这一措施的实行,也获得了大家伙的高度认可。
在实行家庭赡养公开承诺的基础上,为了表扬先进,让孝德榜样引领风尚,董家村还制定了“孝德之星”评选方案,并于去年年底评选出了首届“孝德之星”。
一方面是通过公开承诺对成年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另一方面,村里还开办了董永学堂,每周日开课,通过诵读弟子规,学习古代孝贤故事,培养他们感恩图报、孝亲敬长的优秀品质。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董家村建立“家庭赡养公开承诺”1项制度,打造“孝德文化街”、“孝德广场”2个阵地,拓展“董永学堂”、“感恩月”、“孝德之星”3个载体的1+2+3建设方案,已完成大半,在改变村庄面貌的同时,村级组织逐步完善,村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孝德文化村的品牌也越来越响。
—————————————————
了解更多资讯,请搜索战胜白癜风北京白癜风治疗的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