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一条崇仁路,连缀着许多许多的老社区:站邻、友谊、集贤……玉带也是其中之一。
和周边的老社区一样,住了二十几年的玉带是个特别方便的地方:茶叶市场一溜一溜,散步遛弯有硚口公园,淘宝猎奇可逛集邮市场,看书有按斤称的汇文书店,水果有久裕生鲜,医疗有最牛的同济,读书这有六十四、十一中学……
但作为土著吃货一枚,最引以为傲的便是这里的“吃”。不光有玉带街的刁角巷子可供品评,整条崇仁路都能吃遍。
这些刁角
是属于玉带街的绝版记忆
打围之前的玉带街曾经也是条正儿八经的“美食街”。穿过玉带茶肆的牌坊往里走,除了茶商就是餐馆,好吃的馆子一家挨着一家,逢过早宵夜,总是人来人往,热闹得不得了。
随着崇仁路段老社区拆迁的进行,玉带街两边打上了围墙,做生意的或关门了,或搬到了别的地方,繁华过去,只留下狼狈的空门面。
部分留下来的馆子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刁角”,外面的人不晓得,单被街坊们照顾着,维持着老街上所剩无多的人气与活力。
潘记热干面
p>
潘记热干面是父亲那一辈就开始吃起的过早店子,从前吃到现在,她家的老味道从来没变过。细粉和热干面轮换着来,再添杯蛋酒,这么多年从没吃腻过。
热干面口感不肖说,柔韧爽滑,软硬适中;芝麻酱黄而稠,香气很棒;卤汁这么多年一直是老味道,有股别家没有的独特口味;末了碗里还会来一勺瘦肉、豆腐、肉圆和鹌鹑蛋,可以说相当丰富了。
他家蛋酒是土鸡蛋冲的,蛋花颜色偏鹅黄而光亮,香香甜一碗。吃他家的面肚子不会有什么负担,味道上有自己的个性,吃一次就能记住。
刘记面馆
p>
和潘记一巷之隔的是刘记面馆。街坊们在口味上似乎分两派,一派爱吃潘记,另一派则常吃刘记。
热干面和粉风格上和潘记不同,风格上粗犷一些。潘记略湿,刘记则更干一点,味道都不错。刘记门口有炸点卖,油条面窝都有供应,这条街上还开着的早点店不多,像面窝都好像稀罕货。
潘记和刘记是街上硕果仅存的两家过早店,早上的时候两家门口是社区最热闹的地方。年份久,口味也佳,藏在这即将拆迁的巷子里不为外人所知,还真折煞了他们。
晚上的玉带街多少有些惨淡,一眼望到头,有时连个人影也没有。街道冷清如许,依旧有几家宵夜点倔强地亮着,等那个识味的知音。
老成都鲜羊肉汤锅
p>
老成都鲜羊肉汤锅算是这条街上名气最响的店之一,往常逢入秋冬,总会带朋友去喝个羊肉汤。现在因为拆迁打围,好多人都以为这家不在了。每次路过,总是客人寥寥,但老板依旧任性地坚持着。
他家的羊肉汤是一绝,白白的一锅清清爽爽,又烫又鲜,一丢丢膻味都没有,喝一碗浑身暖。羊肚、羊肉、羊血样样都不错,豌豆尖娃娃菜下到汤里甚佳。东西做的地道,价格也实惠,每到秋冬就会想念。
△zhzmclaren
明年年初,这片地方就会开拆,不知道到时候店铺会搬到别处还是不做了,算是吃一顿少一顿了。
△不知痛痒的炸鸡
刘记特色煎包
p>这家煎包是地道的推车美食,在这一带小有名气,常有嘴馋的跑去捧场。从茶肆牌坊进去没多远,就能看到鲜红布匹围起来的小推车,骚气而浮夸,特别显眼。
他家最好吃的煎包,面发得特别好,又香又蓬,底子皮又烙得酥脆金黄,格外可爱。馅儿个头不小,带点特别的胡麻味,吃过之后口中有层次丰富的回味,印象深刻。包子不油不干,酥酥软软,感觉一切恰到好处。一口一个,好吃又没有负担。
无名卤菜粉蒸肉
口
小推车摆在友谊社区铁门那,到了晚上才会出来。摆了蛮多年,住这一带的街坊邻里都晓得这家。牌子上虽然写着藕汤吧啦吧啦的,其实最好吃的是他家的卤菜和粉蒸肉。
有粉蒸肉、粉蒸排骨和粉蒸牛肉可选,肉蒸得很透很软,肥肉不腻,只剩下入口即化的口感。粉子是下饭的好东西,肉吃完了,剩下的料用来拌饭。打底的土豆是淀粉含量很高的品种,蒸出来口感结实且更香。
他家的卤味也是主打,东西卤得入味,辣辣的,很开胃,一段时间不吃会欠。家里没做什么菜的时候,下去打包个排骨和卤菜是街坊们独有的福利。
△晚上,摊子就在友谊社区牌坊旁边儿。
玉带街的这些美食,现在不去吃,等明年年初这里真正拆迁的时候,恐怕是再也吃不到了,各位吃货且吃且珍惜。
住在玉带街,
可以坐拥整条崇仁路的美食
除了玉带街围墙后面的“刁角”,整条崇仁路的美食也不容易错过。玉带这一片又恰好在崇仁路的中间地带,平时活动范围内,有不少推荐的美食。
崇仁路的前段儿是十一中孩子的地盘,街面上的湖南米粉、功夫麻辣烫、香乡鸡,巷子里的彼特大叔寿司、元气熊便当、黑皮牛杂、桥归桥奶茶……都是中二非主流学生时代难忘的美食记忆。十一中食堂搞好后,今年开始就不让学生出去吃东西,少了学生身影的街道,还真寂寥了不少。
站邻园背后的巷子可多美食,过早宵夜一应俱全,有那么几样强烈安利。
熊腊生热干面
口北
熊腊生热干面在崇仁路头头那块的站邻片区,他家的面比别处的粗一些,逢想吃粗一点的热干面的时候,都会跑他家吃。
他家的东西比别处的都要贵一些,热干面六块钱一碗,牛肉面得20块,去晚了还不一定有。吃过他家掸的粗面才知道什么叫劲道弹牙,芝麻酱很香,大头菜脆脆的很棒,红油香辣的风格,很扎实一碗,连佐料配菜都可以吃个精光。
△charleneshi
桂花冰米酒也是他家的拿手小食,香香甜甜一碗,配热干面再适合不过。
△charleneshi
余记回头客汤馆
地址;宝裕路特8号
光看他家的罐子就特别有特色,海大一只罐子,呈梯队摆放,大清早就开始咕噜噜的,闻起来香得不得了。
烫的品类超级多样,除了炉子上架着现成的,特殊一点的汤还得现做。龙骨汤、虎尾汤、老鸭汤、土鸡汤、芸豆汤……喝一个月不带重样的。分量很扎实,一罐子汤鲜肉多。这里离同济特别近,蛮医院去吃。
△穷到打滚的小胖子
开了蛮多年的老汤馆,逢饭点人特别多,大早上开,到晚上就关了。味道是家常味,香香浓浓的一罐子,养人又舒服。
△我不纠结让人选择困难症发作的菜单,图片来自
我不纠结卢罐鸡汤
地址;宝丰街与宝裕路交叉口
和余记汤馆不同,余记做白天生意,卢罐做晚上的生意。两家店子跟说好了似的,接力得特别好。
这家鸡汤在这一带小有名气,点的最多的是土鸡汤,他家的鸡汤是小馆子煮,分量恰好一人食。鸡肉给得也大方,我那一碗里就有若干块儿肉和两只鸡翅膀。除了汤的滋味浓郁,里面的粉丝也很好吃,软硬恰到好处,不多,但解馋。
阳光卤鱼餐厅
同样是开了很多年的老店,门头的几个字儿非常闪耀,看店名就知道他家的招牌是卤鱼。
勺大一条喜头鱼,肉还蛮多,每条卤鱼的大小其实都差不多,皮子都煎得焦脆,肉却很嫩,一牙一牙的很好夹。卤味恰到好处,有自家特色,咸鲜的辣味真的很馋人。淋了卤汁过后,口味加倍。除了鱼以外,他家的炒菜也很好吃。
△米粒粒粒米
△她的世界_
巷子一片几乎都是吃食,除了我说的四家,还有蛮多点子。早上过早的能把街摆满,晚上宵夜的又能让这里灯火阑珊,真真儿是属于吃货的地方。
除了学生最扎堆额这一片儿,崇仁路其他地段也有不少深受土著们喜欢的店子和刁角。
铁门煎包
p>
友谊社区对面的集邮市场和芳芳川菜馆之间是一道铁门,铁门里进铁门正对的那家是个小小的煎包铺子。铺子很早就开,不到九点就收摊。除了这一带的老土著外,旁人估计都不晓得。
小时候经常去吃他家的煎包,煎包的馅儿其实不大,但是面发得很棒,底子煎得金黄,香香的,有种古早味。价格也便宜,一块钱两个。门口支了两张桌子,来吃的都是赶早的街坊邻里,老板连支付宝都没有,得现金。
魏记湖北正宗牛肉面馆
园1楼
如果十一中的孩子心里都有家湖南米粉,那么每个六十四中的孩子心中肯定都有一碗魏记记牛肉面。
这家牛肉面馆在硚口公园旁边,和居仁门大名鼎鼎的胡炸炸不远,无论是六十四中的学生还是老居民,都少不了这碗吃了十几年的牛肉面。拿着小牌子去窗口端面,牛肉牛肚双拼,辣多放,再来一只面窝,感觉整个早上都在发光。汤是牛鲜,没有太多卤味,漂一层辣油,越吃越high。
重庆牛肉粉面馆
重庆牛肉粉以前跟魏旺是对面,也是开了蛮多年的老店子,24小时营业。这一带的粉面馆时间开得都比较晚,到了半夜都还蛮多人在嗦粉,也是一大奇观。
估计是晚上来吃的的士师傅比较多,他家的分量一直给得很足,面是很满的一碗,牛肉、牛杂、牛腩味道都不错。面很爽口,除了的士司机外,打完麻将的班子也喜欢吃,有点深夜食堂的感觉。
△quake3arena
刘矮子特色腰花店
>
同样是一家深夜粉面馆,白天的生意也不错,晚上是宵夜人群尤其是的哥的最爱。这一条也有其他的腰花粉,单他家的生意最好。
碗够大,内容也足,汤里面加了胡辣,最喜欢他家的瘦肉粉,老板还会送个鸡蛋,冬天夜里来一碗暖烘烘热腾腾的双拼或全料绝对是件超幸福的事情。周围的街坊吃了这么多年,还是熟悉的味道。
△荒芜啊
除上述外,这一带还有鸭子虾蟹煲、张家界粉面馆、糊汤粉、莲藕汤……大多都是街坊们惦记着的味道。老社区就是这点好,一个馆子可以从小吃到大,越吃越忘不了。
不止玉带,崇仁路两边好几个老社区都在拆迁,住户明年初就得搬出去。其实大家心里或多或少都是盼着赶紧搬走的,老社区有种种落后与不便,拆迁是脱离这里的最好的方式。
有舍不得的东西吗?有。舍不得这里的便捷,轻轨公交吃饭上学样样都方便;舍不得处了十几二十年的街坊邻里,喜欢一起絮絮叨叨的热闹;舍不得老社区的一些习惯,搬进新小区的油腻中年男子们连打个赤膊都不方便……
△穿睡衣过早的街坊们。
△曾经的友谊商场,医院。
△看着它越开越大的卫斌生鲜。
最舍不得的是楼下这些吃了十几二十年的早点宵夜,以后午夜梦回,梦的想的怕都是这些吃食,这些吃惯了的味道。
-End-
出品:武汉十点半文化传播
编辑:熊鱼主编:白廓
摄影:阿当
部分图片信息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武汉吃货原创发布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白殿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