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义rdquo字当头,这

同饮剡溪水·共筑故乡美

很多去崇仁古镇游玩的人,都到过玉山公祠,那里的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令人印象深刻,但对于玉山公祠的来历,可能大多数人并不知晓,它和一位乐善好施的崇仁人有关......

“义”字当头,这位崇仁人终成首富……

作者徐华铛

玉山公(—),姓裘名克配,字佩锡,号玉山,生于清康熙三十九年()。玉山公幼年生性聪慧,喜好读书,弱冠之年便补为嵊县的县学“生员”,后又补为“贡生”,为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

玉山公以诚经商致富,致富后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开启了裘氏义门新篇,为后人所称颂。玉山公卒于清乾隆五十三年(),享年虚龄89岁。后朝廷赠以“儒林郎”的文散官员,以志嘉奖,此官职相当于从六品。

玉山公

玉山公裘佩锡为裘氏十九世祖,他的家庭原来并不富有,只能维持日常生计。玉山公不甘心过平凡的日子,决定外出做生意来发家致富,但没有本钱,便与父亲商量,遭到反对。他便偷偷向大妈借了钱,买了二担白术到绍兴贩卖。不料信息不通,到绍兴后,白术滞销,四处贩卖白术的生意人都聚集到客栈,叫苦不迭。

当天夜里,初次涉商的玉山公焦虑难眠,到街头踱步,看到路边的石阶上倒卧着一位夜行者,因劳累而昏睡不醒。素怀善心的玉山公见状,立即将其扶至客栈,好生料理。客栈主人见此情景,深为玉山公的好义所感动,将他视为知己。

当天夜里,初次涉商的玉山公焦虑难眠,到街头踱步,看到路边的石阶上倒卧着一位夜行者,因劳累而昏睡不醒。素怀善心的玉山公见状,立即将其扶至客栈,好生料理。客栈主人见此情景,深为玉山公的好义所感动,将他视为知己。

在玉山公的精心调理下,夜行者慢慢苏醒,玉山公又喂其米汤,使他恢复常态。原来这位夜行者是从杭州来的生意人,专探生意的行情,他见玉山公为人善良,就透露白术在杭州走俏、莲子在上海走俏的信息。

玉山公闻知,果断行动,便与客栈主人协商,愿以每担二块银圆买下聚集在客栈内的十担白术,保证三天后付款,希望他能在金钱上给予作保,客栈主人愉快地应承了。住在客栈内的商家们,正在为白术卖不出去而发愁,听说有人买,又有店主作保,也就乐意卖了。

周明东摄

当天,玉山公顾了几位帮手,把十担白术运到杭州,以每担五块银圆当即出售,回到绍兴付清了买款。次后,他又买了20担白术,拿到杭州,以每担七块,全部卖给湖南人。

湖南人见玉山公是“初出行贩”有机可欺,就要玉山公押着白术到湖南取款。玉山公第一次做生意,毕竟不懂商经,也就欣然同意。

但到湖南后,贩主又推辞银圆难付,只能以莲子相抵。当时湖南莲子无人问津,堆在仓库已一年多了,湖南人愿低价相抵。玉山公知道莲子在上海一带昂贵的信息,便以湖南人的低价买到莲子,到上海以当地高价出售。

两桩生意这么一折腾,玉山公顿时富了。由于两者差价较大,玉山公为湖南人考虑,主动抬高了收购价格,为湖南的莲子采摘者们提高收益。

此后,玉山公在湖南与上海之间一直做了八年莲子生意,成了裘氏义门首富,开启了崇仁裘氏家族一轮新的繁荣。

玉山公虽有良田千亩,家有万贯财产,仍提倡勤俭治家,不铺张浪费。他治家严肃、乐善好施,热心公益,见义勇为,恪守义门家法,思义无间。

玉山公治家注重孝道和子弟的交友,和睦宗族,对上辈孝敬,对同辈和善。在寓居绍兴期间,玉山公的父亲得病,他服侍十分周到,侍药奉茶,衣不解带,整整一个月。在兄弟分家处理财产时,玉山公往往把好的部分让给对方,自己以次居之。每当科举应考时,嵊县离杭州路途远,家境贫寒之士求取功名应考者缺少路费,玉山公慷慨倡捐,解救他们的燃眉之急。

玉山公办事认真,崇尚清廉。当时,崇仁在嵊县设有“社仓”,社仓是旧时各地储粮的民办粮仓,也是明清时期的储粮制度。社仓的粮食来源一般为劝捐或募捐,储得的粮食,给需求者发放补欠,春荒时放,秋熟后收,并向贷粮者收取少量息粮。倘若碰到大饥之年,则全免息粮,并拿出粮仓内的粮食救济灾民。

玉山公历掌社仓公务数十年,从乾隆初年后开始(),一直有盈无亏,他大公无私,两袖清风,不染丝毫,为后人所称颂。

周明东摄

玉山公体恤民情,乾隆辛未()、乙亥()两年,嵊县大旱,土地冒烟、干裂。这是两年颗粒无收的灾荒时代,成片的灾民蜂拥地向崇仁镇涌来。面对那些面黄肌瘦手捧破碗的灾民,玉山公毫不犹豫地开仓放粮,并沿着崇仁老街两边,搭建粥棚,赈济难民。

玉山公怀有一颗慈善之心,不忍饿病致死的灾民暴尸街头,特出钱置地施棺,殓葬逝者。还在嵊县西门外,建起“义冢”,安置无钱安葬的死者,让那些没有方向游荡的灵魂,在这里得到长久安息。

裘氏素以耕读传家,积德重教。玉山公沿着这个家风,尊重知识,从童年开始,他便与书为友;八十多岁时,仍好学不倦,拄着拐杖,与人谈论诗文,留给后代一段雅致的人生。

周明东摄

崇仁裘氏家族自始祖永昂公之后,兄弟素来意见相左,分居南北,自立堂号,兄为:“敦睦堂”;弟称:“敦叙堂”。玉山公系“敦叙堂”的血脉,也就是世祖裘永昂的第十九世孙,他在崇仁“后门塘”周围建造房舍居住,生儿育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崇仁有“打架验伤井头房、穿靴戴顶后门塘、挑脚掮树上二房”的民谚传说,具体就是说,井头房(现石井台门周围)住的人员大多是当官有势的,他们有权来判断民事纠纷;同时,又泛指井头房住的人员中,也有不少是惹是生非的,常出现头破血流的现象。

而住在后门塘一带周围的则是显赫人家,大多是“穿靴戴顶”的有钱官宦者,其建筑都是有台门的大户人家,即玉山公及其下代便居住于此。而“挑脚掮树上二房”的“上二房”,应该称“尚义”房,是指敦叙堂海五公的一脉下面,主要指“江十三”及其后辈。他们是直接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居住的建筑相对显得艰苦一些。

玉山公娶有五室妻房,生育五个儿子、六个女儿。玉山公的五个儿子分别为:长子裘恂乾,敕赠“文林郎”;次子裘恂坎,贡生,敕赠“文林郎”;三子裘恂艮,附贡生,敕赠“修职郎”;四子裘恂巽,为“州同”,这是实职官员,即知州的副职,敕授“儒林郎”;幼子裘恂坤,也任州同。这些罗列的官名说明玉山公和他的五个儿子,组成了一个官员专业户。他们虽然没有把官当到很大,却把官当得很稳妥,并且让家业在这样稳妥的前行路上,扎实了根基,创造了业绩。

玉山公的五个儿子各建造了自己的台门,台门之间能上下互通,以过街楼联系,称为“五联台门”。五联台门由大夫第台门、樵溪台门、翰平台门、静轩台门和云和台门组成,总面积多平方米,体现裘氏义门“分户合族、聚只一家”的聚居传统。

围绕玉山公的老屋台门还有“敬承书屋”,供子孙读书之用,敬承裘氏积德重教家风,五联台门现已列入浙江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玉山公是一位长寿的星翁,亲见七代,五世同堂。越乡有逢九做寿的习俗,在玉山公做九十寿诞(89虚岁)时,刚好他的一个儿子做六十寿辰。为此,有人特写了一副颂联相贺:

喜父子,九秩六旬并庆,

羡祖孙,一堂五代同居。

玉山公合族聚居,同灶共食,传承义门之家训,开启了裘氏义门新篇。时任浙江按察使的秦瀛深为感佩,特题“古剡义门”的匾额。

玉山公事迹,广为后人称颂,他在崇仁裘氏的家族史上,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玉山公的后代,经济实力雄厚,又都是有文化修养的高雅之士,他们怀着对玉山公的眷恋之情,于乾隆五十三年(),招聚县内外的能工巧匠,兴建“玉山公祠”,以志纪念,现玉山公祠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此文写作时,得到裘氏家史研究者裘荣昌先生指导,特此致谢)

作者:徐华铛

嵊州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竹工艺大师,美学作家。

《嵊县儾》视频号

点击下方视频收看

打造“嵊州最有美好感”的视频产品

文稿征集

欢迎天南海北的“嵊县儾”,提供各种有关“嵊县儾”的精彩图文或线索!

点击阅读其他精彩推文

“遇见”刘文西先生这百名风姿绰约的嵊州女子,曾创造一个辉煌时代......为县领导手写名片的嵊州人……千年古墓群!嵊州这里又发掘出大量文物……为她,嵊州建了这座纪念园国际计算机学会全球总决赛第二名,是嵊州人!过“冬红”嵊州人准备好了吗嵊州新风景,你去打卡了吗?这个“宝贝”,曾经是许多嵊州人的奢侈品......追星就要追这样的“星”:这颗行星,以嵊州人命名……“嵊县儾”来了,“癌细胞”跑了......这对嵊州父女,薪火相传,助力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驶向太空……好事“郑”双!两位嵊籍教授同时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帅!这位总领事原来是嵊县儾,会讲嵊州话……乾隆皇帝女婿来过嵊州这个村!东前街,一条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文化老街!石璜这个村,曾出过同治皇帝的老师!刚刚,贵门游子摘得国际文学大奖!甘霖上街头的前世今生杏花村,原来是嵊县儾的!嵊州,是一盘走出群山的小笼包丁仲礼副委员长的故乡情

嵊县儾,常来常往!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ongrengzx.com/crxxw/10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