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青年教师成长团队第四次研修活动在嵊州市崇仁中学举办,青年教师成长团队成员和李丽、张晓瑜名师工作室成员都参加了此次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活动的内容是“概念的界定与分析”同课异构,主要以江苏省高考作文真题《拒绝平庸》为例,教会学生如何界定和分析作文材料中的“核心概念”,获得作文高分。
来自嵊州中学的杜王芳老师、来自嵊州市高级中学的马园萍老师、来自黄泽中学的王懿老师和过红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四节各具特色的精彩课堂。
杜王芳老师
杜王芳老师在课上分别举了柏拉图和荀子两人对“人”概念的阐述的例子来告诉学生“核心概念”界定的重要性。在讲授了抽象化原则和形象化原则以及7种实用方法后,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活学活用。
过红萍老师
过红萍老师从核心概念的角度切入《拒绝平庸》高考范文,明确了:不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就会流于形式,没有说理力度。她总结了界定核心概念的两种方法:一是紧扣材料下定义,合材料;二是紧扣生活作比较,合生活的“理”。
马园萍老师
马园萍老师的课主要设计了四个活动,分别是:活动一、想一想,什么样的概念需要界定,明确作文应该界定什么样的概念;活动二、找一找,找出核心概念,训练学生找出或概括出核心概念的能力;活动三、学一学,学习作文概念界定与分析的方式,这是本堂课的重心,通过分析帮助学生明晰作文概念界定的方法;活动四、试一试,让学生就上面学到的几种概念界定与分析的方式,做一下实战演练,通过呈现、分析、修改学生的写作片段,让学生不仅掌握理论上的方法,而且能真正落实到实际作文写作中去。
王懿老师
王懿老师的课首先让学生自由讨论,确定了作文材料的“核心概念”——平庸、不平庸。其次通过阅读分析例文,借助问题链,以自主圈画、提炼各段关键概念的方式,思考例文在论证或阐述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概念与作文题目中的核心概念之间是否产生了偏差,从而帮助学生认识了作文概念界定与分析的重要性。最后王老师在课堂的后半部分,主要和学生探讨了怎样通过解析限定词,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的方式,消除概念偏差,使核心概念在论证过程中更加清晰、明确,避免“偏题、跑题”现象的出现。
听课评课
课后,老师们讨论交流了4节同课异构课的亮点和不足。教研员李丽老师总结发言,肯定了4位老师的辛勤付出:杜王芳老师的课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整堂课充分体现了杜老师的才气和灵气。过红萍老师的课娓娓道来,成功界定了平凡与平庸的区别,通过问题作文的展示、修改,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真正严谨的作文概念界定与分析过程。马园萍老师的课环节清晰,重点突出,选材能很好地支撑整堂课。王懿老师的课教态成熟、引导性强,对高考满分能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
长
按
关
注
张晓瑜名师工作室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