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不知不觉又到4月了,一些80后的宝爸、宝妈们要开始准备战斗了,为孩子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成为了最重要的事情!
近几年,武汉市各所小学因师资、设备等都不同,“择校”热度反升不降!下面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各种干货:(武汉教育局发布的最新政策、解读“学区制”、武汉城区七大“名校学区集团”及热门小学最新招生动态等),下面跟着乐活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
年武汉市幼升小、小升初、中考,
到底有哪些政策变化?
幼升小+小升初政策
01.坚持单校划片为主
年武汉继续坚持单校划片为主,落实就近入学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有需要的地方,可试点探索多校划片的方式。
去年,硚口区十一初等校已率先试点“多校划片”招生。
实行多校划片的:
①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额,工作方案经所在区人民政府同意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实施。
②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按相对就近原则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
02.民办学校招生禁止考试年民办初中实行网上报名,民办小学直接到学校报名。
①民办学校,不得设置报名资格条件限制。
②每名学生只能报1所,重复报名无效。
③民办学校原则上,在本区范围内招收新生。
④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采取“电脑派位+自主招生”的方式,按4:6安排。
⑤报名数小于招生计划数的,学生只用“登记注册入学”。
⑥自主招生,可采取查看个性特长和素质报告册,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办法进行,禁止组织任何形式的笔试、面试,考核择优选拔新生。
03.公办校入学范围6月公示
各区教育局安排各学校招生计划,并为公办学校划定服务范围,6月15-18日向社会公示。
04.“流动花朵”入学有变化
年起,外来人口子女(俗称“流动花朵”)入学,将享受同等的武汉市民待遇
①5月31日前,由父母到各区指定地点登记;
②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纳入《通知书》发放范围;
③学校要实行混和编班和统一管理。
05.年武汉市义务段工作日程安排
政策学籍/户籍跨区/择校/摇号★01.武汉小升初是以学籍为主,还是户籍为主?
武汉小升初不管是何种入学方式,大多以学籍为主。但也有特殊的,比如武珞路中学,要求户籍、学籍都对口;比如青山区的,更看重户籍,所以共有三种对口方式。
学籍对口。
就是指不管户籍在哪里还是住在哪个区,只要你是在这个学校读书,都可以进这个小学所对口的的中学。(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情况)户籍对口。
例如:
(1)A是沈阳路小学的学生,按学籍是对口七一中学,但是A户籍所在地对口解放中学,A可以申请按户籍对口上解放中学。
(2)B是汉阳区某小学的学生,户口在武昌区。小升初时,B可以在5月底(集中办理跨区手续时间段内)申请回武昌区户籍对口初中就读。
双重对口。
首先要学籍是对口,然后要户籍对口。
例如:武汉小学对口的中学有三所:武珞路、梅苑中学、25中。也就是说武汉小学毕业后可上这三所学校中的一所,但具体是哪一所就看你户口所在地了,如果你的户口是中北路,那么你的对口学校就是25中。
总之:学籍优先,户口其次。一个学校对口一个初中的时候,按学校对口。一个学校对口多个初中的时候,按户口对口。如果小学转学了,通常学籍也会跟着转到新学校。如果没有转,还是按照之前的学籍对口。
02.学籍在外区,想回到户籍所在区参加电脑摇号学生需注意,跨区升学需要办理跨区手续,如何办?
从往年小升初跨区手续办理的情况来看,跨区手续一般在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统一办理,错过这个时间在想办跨区手续就很难了。
具体流程:
(1)小学审批:由监护人向学生现就读小学提出申请,领取《跨区报名登记表》,填写完整,就读小学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审核跨区学生的户口簿、房产证(以下简称两证)等有效证件,并在《跨区报名登记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
(2)跨出区教育局审批:学生监护人携带《跨区报名登记表》以及两证原件及复印件,到跨出区教育局办理跨出审批。
(3)跨入区教育局审批:学生监护人携带《跨区报名登记表》以及两证原件及复印件,到跨入区教育局办理跨入审批。
(4)审批完成后,学生监护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跨区报名登记表》分别送交跨出、跨入区教育局,以便核实名单、交换档案并登记信息进行分配。
03.择名办初中,是否也有办理跨区手续?
例如,区内没有民办,但孩子成绩特别好,能被其他区民办优录,这样的情况还需不需要转学籍?但又不符合跨区的条件,怎么办?
这个问题,无法确切回答。民办学校是否需要办理跨区,建议向具体的目标学校核实情况后决定。不过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跨区择校的学籍会很棘手。但对于牛娃,学校是怎么承诺的,还是需要家长去谈。
★04.在武汉读小学的外地学生,如何小升初?
首先要落户并去教育局确定学籍,然后择校方式就和武汉市的学生一样了。像华一寄宿这样的纯民办初中,可以全国招生,不受学籍的限制。
年武汉中招4大变化
1、中考人数触底,13年来最少:
年武汉中考考生和去年相比略有下降。年全市共有6.43万初中毕业生,中考报名人数6.3万人。
2、取消纸介质确认环节:
年将继续通过“湖北阳光招生”短信服务平台,向考生发放:网上填报志愿的密码及中考服务信息。
今年考生填报志愿将取消纸介质确认环节,考生志愿以网上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为准。填报志愿日期截止后,任何人不得更改或补填报。
3、优录审核逾期不办为切实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享受政策性优录的考生须在4月24日前办理审核手续,并予以公示。逾期不办理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4、升学率提高1.2%年中考报名人数减少,但招生计划较去年增加,升学率提高1.2%。公办普通高中继续取消“三限生”,中招录取严格执行一般公办普高录取资格线和民办普高录取资格线不突破的原则。
年内武汉将新改扩建60所中小学武汉市教育局预计,我市年学前教育招生规模突破10万人(包括大中小班),幼儿园在园人数突破28.5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
针对目前义务段学生人数出现回升、部分热点地区小学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武汉市教育局昨日表示,今年武汉市将配建60所中小学,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推进。根据《武汉市普通中小学布局规划(-年)》和各小区人口数,已将中心城区矛盾突出的地区全部找出,共10余处,如江岸后湖、江汉汉兴街、硚口长丰、古田、汉阳四新、洪山南湖等地区。今后这些地区如果中小学配建不到位,武汉市将按照相关规定,停批该区域房地产项目。
以前,随迁子女入学是由其父母持居住证和工作证明等材料,到学校或区教育局去办理相关手续。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将贯彻落实国务院的要求,随迁子女也跟户籍儿童一样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纳入《通知书》发放范围,至于具体安排到哪所学校,仍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不止“多校划片”
又来了个“学区制”!广埠屯小学集团据了解,更名为广埠屯实验小学的青锋小学,地处洪山、青山、武昌三区交界处的和平乡,是一所较薄弱小学。而广埠屯小学为洪山区名校。
洪山区教育局介绍,让优质中小学开“连锁”,组成1+X名校集团,是今年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治理薄弱学校的又一种新模式。
据了解,1+X集团办学模式,集团由1所名校牵头,X所学校参与组建以名校命名,集团学校内部采取总校加分校的管理模式,集团总校与分校间相互独立,采取“多个法人、独立校区、完整建制、资源共享、自主管理”的运作方式。
该区将以广埠屯小学、华师附小、鲁巷实验小学和武珞路小学牵头,成立四个名校集团,一些薄弱学校和新建小学将逐步成为四大名校集团的“连锁店”。
武珞路小学集团①石牌岭小学,本学期也将更名为武珞路石牌岭分校
②武珞路小学
③武珞路小学金地分校
④武珞路实验小学
共同组成武珞路小学教育集团
鲁巷实验小学教育集团①鲁巷实验小学
②鲁巷小学一分校
③新建的东方雅园小学
华师附小教育集团①华师附小
②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万科金城城市小学
③新建的南湖保利公园九里小学
今后,这些优质学校自己办得好不算本事,而要把兄弟学校都带动起来,优质资源不再为一校所有,要让学区内的孩子们共享。”“学区制”实施后,将缩小校际差距,带动各校均衡发展。届时,家长们有望不再“托关系”,把孩子送到热点学校了。
干货:武汉城区七大“名校学区集团”
其实,早在之前
江城最牛的几个名牌小学
就纷纷扩展“势力”,各成派系!
1育才系
育才系”开枝散叶称雄汉口
1.武汉市育才小学(名副其实的育才,也有称育才一小)。
2.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育才小学不承认他属于育才,但实力不亚于育才)。
3.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即原武汉市育才小学百步亭国际部。
4.武汉市育才家园小学,即原育才一小的国际部。
5.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即原武汉市育才小学二分校。
6.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即原武汉市育二汉口小学-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国际部
7.武汉市育才汉口小学,即原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二分校。
8.武汉市育二寄宿小学,私立学校,据说与育才二小已经脱离关系。
9.武汉市育才同安小学,原育才二小同安分校。
10.武汉市育才可立小学,百步亭社区年新引进的小学。
至此,“育才系”小学已经有9个校园。
在汉口谈到知名小学,不能不提“育才小学”,这是武汉、乃至全国响当当的教育品牌。本部育才小学创建于年,初名武汉干部子弟学校。年改为武汉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小。年改为武汉育才小学。学校地址位于黄孝河路上,是一所有着丰富文化底蕴、丰硕办学成果的一流名校,在省市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2武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