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见人就爱问“打疫苗了吗?”“打的哪个牌子?几针了?”打完疫苗,就是爱炫耀但就在大家都有序接种疫苗的同时也有几个地方发布“不接种疫苗影响出行/入学”的消息甚至出现不接种新冠疫苗不能进入商场、医院、公职人员停发工资等通知
各地通告
多地通告:未接种疫苗影响出行
近一周以来,江西抚州崇仁县、浙江宁波宁海县、福建晋江市、四川万源、湖南株洲等十地,都发布了类似“原则上不允许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人员(禁忌症者除外)进入超市、医院、学校、车站、监所、电影院等重点公共场所”的通告。对于这些政策,部分地区进行了回应:政策确实有,是为了促进新冠疫苗接种任务的完成。江西赣州安远县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称,此举是为了响应国家提高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的要求,“各个地方要朝这个目标去推动,如果没有一定的力度、一定的措施,就完不成这样的目标。”而有的地区,除了解释外,对“一刀切”的政策加上了一点“弹性空间”。浙江宁波宁海县委外宣中心工作人员对央视网记者表示,新文件删除了“原则上不允许未接种新冠疫苗人员(禁忌症者除外)进入……重点场所”的表述,仅要求在人员密集场所实行健康码和新冠疫苗接种后金边标识码“二码联查”。对未接种人群,只动员其进行接种,并不要求重点场所实施禁入。广西三市:家长未接种疫苗,孩子暂缓上学
广西桂平市、贵港市港南区、北流市官方通知都不约而同地要求,根据“应种尽种”原则,各个阶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户口本上家庭成员符合接种条件的在开学前就近完成接种。原则上未完成接种的,暂缓入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规定,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要求必须接种,如果不接种可以暂缓入学、入托,但是新冠疫苗不属于免疫规划疫苗。
国家卫健委回应
针对以上现象,国家卫健委官方回应:疫苗接种遵循自愿原则!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应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
在中国进入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后,国内多地先后出现过本土的传播疫情,经过流行病学溯源调查发现,这些疫情与境外输入有关,说明中国目前面临的风险仍然是境外输入,中国仍然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阶段。
在有了疫苗这个防控手段后,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在积极推动疫苗接种;同时,坚守现行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防控措施,以及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用以防控新冠疫情。
新冠病毒疫苗是防控疫情输入和传播扩散的重要手段,也可降低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新冠病毒肺炎“乙类甲管”相关要求,适龄无禁忌人群应该做到应接尽接。
对于个别地区出现的对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群体的限制通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