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三任商会会长家的银行家梦想

本篇约字,阅读需13分钟

钱庄老板仅仅是罗勉侯的身份之一,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商人掌控过福州相当份额的金融市场,而旗下的木材、百货、商贸等生意也无一不让同行侧目。因为其在商界的影响,曾连任两界福州商会会长。罗勉侯去世后,其子罗郁坦继任。罗家成为福州商业史上唯一一个父子三任此职务的家族。而在世代经商的庞大罗氏家族,罗勉侯也仅仅是家族发展到第七代时的一个标志性人物。

摄于年,罗家仓山洋房的围墙。

描述这个家族的富足,在旧地上生发出来的想象会来得更直观一些——70年前的夏天,福州仓山陶园路(今立新路)上那座像庄园一样的大宅院里又传出了浓郁的玉兰花香味。在那栋上下平米的三层洋房里,玉兰花整齐地排满了一楼外围近米长的回廊,每棵玉兰花的树干像口大锅那么粗。回廊围着的是两间偌大的会客室,中间被楼梯划分开。楼梯左边那间是西式的,稍大些,有壁炉,摆放的都是西式的家具。因为是夏天,厚实的洋沙发被换成了藤的长椅。对面中式的那间,摆放的都是名贵的红木家具。坐在任何一间,都可以透过整扇整扇的落地窗,看到屋外阳光下的青翠草坪、茂密竹林以及自家的小山池塘。这是宅院主人接见商场上重要客人的地方。在会客室的楼下是储藏室,以及佣人们的房间。二楼才是主人们的起居室。楼梯右手边一间最大的卧室,是男主人和姨太太的,多平米的空间被落地的折叠门分开,时关时开。70年后,这占地60亩的宅院早已面目全非,西式的老宅子已不见踪迹,取而医院的宿舍区——几栋新建的漂亮住宅楼。这处宅院曾是当时富及一时的钱庄老板罗勉侯的住所,也是罗家当时近百处房产中的一所。

摄于年,曾经,罗家都从这扇门进出仓山别墅。

个铜钱开始的发家史

和那些仅有两三代经商史的家族不同的是,罗家的商业性格像是一种基因,贯穿于这个家族漫长的发展史。据说,原籍河南的罗家到福建的第一站是连城县。在连城,罗家靠什么为生已难以考证。有史可查的是,清乾隆年间,一个叫罗希魏的年轻人,带着一把伞和个铜钱到福州谋生。在市场上以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当时社会,他靠着一手“销熔”银锭的技术,逐渐积累起了一些资金,之后开店经营。这就是之后庞大罗家家业的雏形。罗希魏的生意传到第四代罗佳森时,正值列强侵略中国,他们以工业品占领市场,掠夺换取农产品和工业原料。中国的手工业和纺织业在此时受到严重打击。福建漳州、泉州出产的土布原本一直畅销台湾和东北地区,因为受洋布的冲击,此时也难以出口。贸易减少,市场上需要的货币也跟着减少,罗佳森的生意自然也难以维持,最好只能卖掉家宅,隐姓埋名,勉强糊口。佳森四个儿子中的长子罗端波,虽然少年时家境困难,但学习却相当刻苦,立志重振家业。鸦片战争以后,福州、厦门被指定为通商口岸,之后福州木材集散地、茶港的位置逐渐形成,各种贸易在此时出现了飞速的发展。此时,罗端波从商贸繁荣中嗅出了货币交换、金融业的资本之味。靠着“家学渊源”,罗端波开始筹集资金办理存贷款业务,以此促进农工商发展所需资金的流通周转。这个真正将罗家家业和金融业划上等号的年轻人创下了晋和钱庄,并经营木材、茶叶、香菇等当时市场极好的土特产贸易。不久,罗家挤身福州的巨商阶层。

罗氏金融集团的创立

到罗端波一代时,罗家子孙已经多数都在经商。于之后的庞大家业而言,罗端波之后的第6代的意义在于,他们将钱庄的价值挖掘至极至。罗端波有三个儿子:长子筱坡、次子莱吟,三子蕴庄。到这一代,罗家开始分家,长房筱坡住在下杭路,二房莱吟住南禅寺亭前街,三房蕴庄住海防前(如今的延平路)。因为罗家各房生意均规模庞大,当时商场上为了区分开,将他们分别称为下杭路罗家、海防前罗家和南禅寺罗家。罗筱坡出生于年,13岁时参加过童子试,之后随父亲经商。这个并无多少学识的年轻商人完全继承了父亲的精明。罗端波去世后,筱坡掌管罗家公房生意,成为罗家第6代中的核心人物。在筱坡名下,曾创立“昇和”、“恒和”钱庄,还与弟弟蕴庄合办“均和”钱庄。后来,又在上海设立“罗恒和”汇兑庄。这几家金融机构掌控了当时福州最繁盛的几个行业的资金往来。恒和钱庄开设在当时福州的主要商业区下杭路,除办理附近大小商贩的贷款外,还办理上海至福州的汇兑业务;均和钱庄设在延平路,以方便掌握义洲一带的木材行业贷款;昇和钱庄开在上藤路,目的在于控制仓山区工商业贷款,并发行台伏票在市面上流通。小筱坡8岁的二房莱吟,也受家族影响,由早年一个喜好诗词的文人转向经营钱庄的商人。莱吟主办的“恒余钱庄”,曾经在银票的发行、汇兑方面颇得社会信誉。莱吟出生后两年,三房蕴庄出生。相对于主要打理公房生意的大哥筱坡而言,三房和二房一样,除扩大罗家钱庄的势力外,他的更多兴趣在于扩展罗家的关联事业。蕴庄曾经自己创办了一家“恒春钱庄”,又和大哥筱坡合办了“均和钱庄”、“恒孚当铺”。其低息和放宽还款期限的经营方式,很受当时农工商界喜欢。虽然罗家第5代子孙在开设钱庄的速度上相当惊人,但实际上,兄弟三人均非冒进之人。当年,罗家对发行纸币的态度十分谨慎,六家钱庄中仅昇和一家发行,以便于管理。昇和牌号发行的纸币,在市场流通的数量很大,由于信用好,在发行台伏票的一段时间里,均未发生过挤兑风潮。年的一个星期天,也就是发行大洋票期间,由于昇和钱庄贷款透资与王梅惠兄弟开的同成行等企业不幸倒盘,一时间引起人们的错觉而发生了一次挤兑风波。按常规,银行在星期天都不营业,但中国银行及汇丰银行都破例开仓拨出现洋支兑,不到半天,一场来势汹汹的挤兑风波就这样平息了。由此可以看出,罗家当时在商场上的声望。

金融集团之外的罗家事业

实际上,罗家家业并不只是钱庄,罗家名下的众多企业还涉足进出口、质贷、木材、茶、百货业,以及锯木等7个行业,这些企业与钱庄形成一条良性的发展链,为罗氏获取丰厚利润,以及良好的商界信誉。次于钱庄的第二大产业是几乎同时间经营的进出口贸易。罗家的“罗坤记进出口行”开设于满清末年,行址设在下杭路。这家贸易行的初期业务是向江苏、浙江采办纱布、棉、绍兴酒等,之后又开设一部门,专做东北、华北的生意,从福州运各种土纸、竹篾、竹筷子、笋干等出去,再从营口、大连、天津、青岛、烟台等地大量购回豆、油、高粱酒、干果、水产、干货。“罗坤记”的生意是“向北不向南”,和华南的各个商埠都无往来。罗筱波掌管进出口行时期,还专门为运货购置了两艘大木帆船,雇佣全套的航海船员。因为罗筱波主要精力用于掌管公房生意,这一时期,将罗家家业向外扩展的过程则主要由二房莱吟、三房蕴庄完成。除钱庄之外,莱吟身下的产业众多,比如“恒孚典当行”、上海“恒记布栈”、“派力西西餐厅”以及福州房地产业。因为财力雄厚,曾经支出万元支援同行,让对方免受挤兑破产之难。此人还曾给清朝政府捐赠万元,因而获得光祿大夫、三品衔候补道台的封号。罗家当时的富足,由此可见一斑。蕴庄和当时熟悉木材行业业务的郑宝铭等人合办了“恒记木行”、“义记木行”,其中“恒记木行”利用罗家“恒春钱庄”、“均和钱庄”向内地山区木商放款,条件比同业优越,因而获得更多业务量,靠此大量经营建宁、泰宁产的大口径木材,仅此一项,获利颇丰。此外,蕴庄也将广置房产作为进一步创业的基础。

摄于年,罗家仓山洋房曾经的大门。

摄于年,罗勉侯的孙女罗毓琼。

家业鼎盛的罗勉侯时期

罗筱坡有8个儿子,但家业传至这一代时,主要由三个人打理,三子觳侯、六子梓侯、八子勉侯,其他各房除去早逝的,多数读书求仕途,不问家族产业。年,罗筱坡去世,除去“罗坤记进出口行”由罗梓侯主持,“罗恒和汇兑庄”由罗觳侯主持外,罗家的众多公房生意就由罗勉侯打理。由七子掌管家业,这似乎并不符合当时的规矩。根据罗氏宗谱上的说法,其他七兄弟能公推罗勉侯管理,一来是因为罗家8兄弟年龄差距大,当时罗勉侯正值中青年,刚好是发展事业的最佳年龄,二来则与他精明的商业性格,以及不错的社会声望有关。罗家希望这个玲珑练达的男人能将罗家家业带向一个新的鼎盛时期。罗勉侯显然没有让人失望。除传下来的公房生意外,罗勉侯将家业拓展到茶业、百货业和锯木业。罗家的“建春”茶厂开设在仓山区,产制各种花茶、红茶。这些茶叶基本上都运往营口、大连、天津、青岛等地。为了方便经营,罗家在营口、大连、天津开设茶庄,相当于现在的茶叶专卖店。曾经,罗勉侯长子罗郁平还曾经专程带着建春茶厂的茶叶去菲律宾参展。罗勉侯手上开办的云章百货商店设在台江路,当年在百货行业中算是规模较大一家,除经营百货、绸布之外,还兼营鞋帽、土特产品。此外,罗勉侯还在港头办了一家永春锯木厂,厂房内实现机械化生产,自营或加工松木锯片。除去这些实业外,罗家的另一项重要投资是参股公益事业,以及购置房地产。罗家当时在福州仅有的电力、电话两家公用事业的企业都持有股票。此外,在仓山、台江两区广置房产,这些房产除分配给各房居住及企业使用外,还出租给外人。因为房产众多,罗家曾雇有专人管理。因为家底殷实,罗家在商场上有很高的声望。人们曾经用《搜神记》中一句“南山有鸟,北山张(张秋舫家)罗(罗家)”为喻。张秋舫与罗筱坡曾经清朝末年先后担任福州商务总会总理职务。此时,罗筱坡已经认识到富与贵必须相结合才是荣耀。因此,这个没读过多少书的中年男子除了自己积极参加社会之外,开始大力鼓励后代读书求仕。罗筱坡的长子罗桐侯在中秀才之后到四川当了个小官,之后又跑到西藏亚东地区当关监督;次子喻侯中举后,到江西崇仁县做了知县;五子蔚侯到杭州当浙江省候补知县。罗勉侯则将父亲期望罗家真正进入上层权贵社会的理想变成现实。罗勉侯曾两度任福州商会会长,任期长达十几年,是福州解放前旧商会任职最长的会长。当其第二次当选闽侯县商会长时,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曾亲临商会监察。那时,福建省政府内部多是浙江派人物,为了便于搞好关系,罗勉侯特地请浙江籍姻亲蒋姗荪任商会秘书;他还参加过国民党“国大”代表的竞选,只是后因选举暂停而未果。由此可见罗勉侯八面玲珑的交际手腕。

私人钱庄的银行家梦想

如果不是赶上动荡的战乱期,很难说罗家的“昇和钱庄”不会是解放前福州的第一家私营银行。在罗勉侯任福州商会会长期间,曾先后有厦门中南银行老板之一的黄奕住、虎标永安堂胡文虎都曾有意与罗家合作,计划以“昇和钱庄”为基础,改组经营银行,但因当时动荡的局势等原因,最终没有成功。抗战后期,国民党政府公布了私营银行及钱庄管理条理。当时,昇和钱庄是罗家郁字辈堂兄弟20多人合伙经营,他们就想按公司法的规定,成立昇和钱庄股份有限公司。当时任上海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的罗郁铭被推选为董事长,罗勉侯的次子罗郁坦为总经理,外姓陈梓端为经理,在安排人员的同时,一大笔资金也筹划着存入中央银行验资。之后,他们又计划将昇和钱庄吸收部分外股改组为福州海南实业银行,并推举时任福建省政府委员的陈培锟为董事长。只是事情并未像计划中那样顺利。获得批准时,正是福州二次沦陷时期,建立银行的计划又告流产。

年后,罗勉侯的夫人购置“罗园”,这栋小院子与罗家的仓山宅院仅一墙之隔。

庞大家业终于战乱

与组建银行的梦想一样不顺利的,是罗家旗下的各家企业在动荡中的频频受阻。年,罗勉侯去世。旗下的生意转由次子罗郁坦打理。这个虽不如父亲精明,但对茶叶、中医颇有研究的厚道青年,在民族工业遭遇危机的当时,也只能是勉强维持。罗勉侯逝世后不久,木材生意最先受到战争影响,主要为木材工商户贷款的“均和钱庄”也顺应形势,早早停业。之后,均和钱庄的部分从业人员被调到上藤路昇和钱庄工作。这家钱庄在抗战后期改用公司法后,被合并到下杭路恒和钱庄。年,作为全市仅存的两家钱庄之一的“昇和钱庄”,因为最终无法逃开币值贬值的打击而告停业。罗筱坡派下在上海开设的“罗恒和汇兑庄”,主要经营汇兑业务,虽然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后来由于该庄不属于银钱业的身份,与当时管理条理不合,不得经营汇兑业务。之后,“昇和钱庄”从福州汇往上海的款项,只得委托上海的私营银行如浙江兴业银行支付,上海“恒和汇兑庄”就此宣告停业。而公房下事业“罗坤记进出口行”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便因为战火断了营口、大连的业务线;“七七事变”之后,天津、青岛、烟台等地的业务也随之断绝,而行里的一艘木帆船也在三都澳附近被日机炸沉。年,进出口行的业务彻底结束。云章百货商店在罗勉侯逝世后,营业范围逐渐压缩,之后又遭遇店里经理离开、被火灾波及的事情,这家企业也消亡了。而永春锯木行也因为抗战开始,天津等方面业务断绝,成品限制销路,与公房恒记木行一样,关门大吉。抗战后期,因为企业衰败,收入大减,罗家各房因生活所需,开始陆续出售房产。解放前夕,罗家其他各房的生意都渐趋没落,公房生意中仅剩“昇和钱庄”,而这唯一的产业也只是支撑门面而已,直至年停业。解放后,罗郁坦在公私合营时被聘为福州茶厂的董事长。罗家漫长的商业家族史就此结束。

摄于年,罗家曾在下杭路购置的联排六进宅院,解放后被作为福州市第八塑料厂使用。

摄影_庄方

END看不见的福州那些看不见的故事,决定了这座看得见的城市这个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有名
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ongrengzx.com/crxgr/1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