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这是摘自著名作家琦君《烟愁》后记中的一段话,道出了琦君对家乡亲人的牵挂和浓浓的思乡情谊。
对于每一个离开故土的人来说,家乡是雕刻在记忆中的青瓦泥房;家乡是灵魂深处流动的血液;家乡是,无论你流浪在何方,胃都指着家的方向!家乡是,无论奋斗的脚步走多远,很多人依旧坚守着传统的手艺和味道。
每当田间的稻苗又一次娇羞地弯下了腰,老沈从田埂边走过,望着一片片金灿灿的稻浪便会思忖着,该给孩子们打电话让他们回来割稻子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舌尖群起舞动的盛宴。这里是大山的深处,这里山间岭谷,梯田连绵;这里泉流涓涌,云雾缭绕。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让这里的大米晶莹柔软,而随着舌尖2的播出,上堡大米更是红遍大江南北。
而今天我们要提到的美食“九层皮”,便是采用这里的大米制作而成。同样的,我们来到了舌尖2的上堡拍摄地,上堡乡水南村岭顶组。这里是老沈(沈敦玉)——一个淳朴老实,世代为农的农民的家。
老沈说,从我爷爷那辈儿起,我们就住在这里了,如今我已过古稀之年,我儿子在这里长大成人,我的孙子不管将来能奋斗到多远,他依然是这大山里的孩子,会始终担负着这大山赋予的勤奋与踏实。我们世代靠山吃饭,以山为生,这里是根!
我们前去拍摄的时候正值夏季,稻谷还未完全成熟,站在梯田的顶端,往下望去,扑面而来的是土地的气息和稻谷的清香。
老沈在村路口亲切地接待了我们,由于旅游业的大热,这里的交通很是方便,没走几步路便到了老沈家里。
(下图是沈敦玉老人的家)
吃过午饭,我们便开始了九层皮的制作及拍摄。
“九层皮”顾名思义,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磨浆、生态植物着色,一层层添加蒸制而成。
层层分明的米浆皮,自然丰富的色彩,由绿、红、黄、白四色调色而成,色泽鲜嫩,香韧可口,营养丰富,这道美食是我县逢年过节和款待宾客,建房、农忙“送茶”的传统美食。
米浆的原料是上堡大米,大米需在前一天放入水中浸泡数十个小时备用。沥干水分,将大米捞出舀入石磨凹槽,推动磨把,洁白透亮的米浆液便会从边缘潺潺流出。
(下图是老沈用石磨在磨米浆)
这边,老沈的老伴在制作米浆颜色的纯天然色彩。
绿色,是把韭菜切碎;与大米一起放入石磨磨成浆汁;
红色,是苋菜切小段,加适量的清水煮开,小火再煮几分钟,煮出红色的汁液,把苋菜汁过滤,只取汁水备用;
黄色,是黄栀子用开水浸泡,分别放入石磨和大米一起磨成浆汁;
白色,大米原磨浆;
绿、红、黄、白四色分别装盆备用。
磨出来的米浆要稍微厚一点,但又要是会流动液体状。
把锅里水烧开,在簸箕里舀入两勺白色米浆,晃匀,铺满底部,然后放入烧开的水中,转中火,水面不要使劲沸腾。
然后一层凝固以后取浇另外一层,浇完之后每层都要晃匀,铺满底部。
颜色的顺序分别为白、绿、黄、白、红、绿、黄、白、红。这样色彩上比较分明。如此反复九次,每层铺浆之前再滴入几滴食用油,这样才能层层起皮,富有光泽。
天然的红色看着十分亮眼,垂涎欲滴。把整盆九层皮以小刀按菱形形状切分开。
九层皮调以四色是有深刻寓意的。四色寓意“春夏秋冬”,分别代表生机希望、火红幸福、丰收喜庆、善良纯朴。
层层相叠制成九层,包涵来自客家梯田,祝福和期盼步步高,层楼更上的意义。
不同颜色的米糕层层相叠,形成一道绚丽的风景,让人陶醉在艺术的美感之中却也满足了舌尖对多种味觉的需求。
让我们在齿颊留香中咀嚼着这秀色可餐的九层皮,以空旷的胸襟去感受大山的厚重。跟老沈一家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我们回头望一望这山,这多少人走出去却依然当作根的地方,我们轻轻挥一挥手,郑重作个告别。
对于每一个离开故土的人来说,家乡的美味不仅仅是餐桌上解渴充饥的食物,更是他们记忆里的“家乡味觉纪念馆”。
当你身处异乡孤独流浪时,当你被紧张急促生活节奏追赶时,当你迎着城市夜色中的霓虹灯才疲惫归来时,好像只需要一份热腾腾的美食,瞬间就带来了寒风冷雨中一股窝心的暖流。
在记忆深处保留的那一份记忆中的“家乡味”,每次想起是否会嘴巴里口水滴答,思乡之情在心里翻涌;是否想马上找个借口奔回去吃个肚圆圆再回来!
时光被奇景惊艳,而岁月在崇义连绵的大山里被温柔。这座小城里写给你最动人的情书,就是它的食物。平淡的生活中,食物一次又一次抚慰你疲惫的躯体和心灵。
我想用当下最流行的那句话来做结束,
“世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采菊东篱下,是情怀;崇义配九层皮,也是情怀。
精彩回顾崇义山水甲天下,上堡山茶又一绝
崇仁尚义,年崇义(崇义人定要看看)
歌曲《崇义人民欢迎您》抢先发布,一首属于崇义人的歌!
企业没商标,等于帮别人做品牌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
·END·
主编▏刘宜康、静小闹
文稿▏夏道明、范宝麟、张茜、黄晓红
图片▏罗幸梅、亭上客、,三能先生、weihua等网络
戳这里!,县城配送,品质保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