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陶县巴仁乡实训基地促就业家门口有个

北京医院白癜风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6月18日,工人在阿克陶县巴仁乡创业就业实训基地的扶贫车间内制作电子产品元器件。记者邹懿摄

6月18日,位于阿克陶县巴仁乡创业就业实训基地的一家电子科技公司车间里,女工们十指翻飞,一根根铜线在手中迅速变成线圈。“伙食好、收入高,还能学到技术,在这里工作很开心。”午饭间隙,女工阿瓦尼沙?纳斯尔笑着对记者说。这个实训基地现入驻企业6家,实现就业人,其中贫困人口人。这些曾经务农放牧的村民,现在都成了工厂里的能手。

谈收入:

双手创造幸福

“幸福是用双手创造的。”23岁的加娜柯孜?如则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初中毕业后,她在家务农,巴仁乡开办的实训基地让她的生活出现了转机。

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用工量大的企业到乡村办厂,带动各族群众就近就业,实现脱贫增收。

在这家电子科技公司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加娜柯孜用勤奋、踏实和努力换来回报,现在已是组长,工资也增长了不少。

“我现在不用问家里要钱,还能给父母钱,他们可高兴了。”加娜柯孜笑着说,“在这里上班,骑电瓶车十来分钟就能到家,还不耽误照顾父母。工作一年多,我已经存了1万多元,还给自己添置了不少首饰、化妆品和衣服。”

阿克陶县扶贫办主任王清勇告诉记者,全县有22个扶贫车间,通过“园区工厂+片区工厂+村办工厂”的模式,让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实现稳定增收。

越来越多在扶贫车间工作的贫困群众,不仅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而且更加自信,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话培训:

一技之长傍身

年,约日古丽?图尔荪家还是巴仁乡库尔干村贫困户。看到周围邻居生活越来越好,而自己家却生活拮据,买不起冰箱、洗衣机,约日古丽心有不甘。家门口开办的扶贫车间,让约日古丽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她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乡上的技术培训班。

农民变工人,车间是课堂。“所有上岗工人,要先进行半个月的技术培训。”巴仁乡副乡长张博说,“有了一技之长,稳定就业就有了基础。”

年7月,培训合格的约日古丽如愿以偿,成为阿克陶县一家电子公司的员工。经济独立后的她,撑起家里“半边天”。“我给家里买了洗衣机、电视,还给父母钱,给孩子交培训费……”约日古丽掰着指头算。

就业技术培训,让困难群众脱贫的路走得更稳。记者了解到,阿克陶县整合农业、农机、妇联、职高(技校)等培训资源,发挥企业培训机构作用,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储备式工作技术培训、企业订单式定岗式培训及就业引导培训,今年累计培训劳动力1.3万余人次。

谋发展:

激发内生动力

“看着身边的朋友、邻居出去打工挣钱,他们一天比一天精神,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也想和他们一样。”茹柯耶姆?亚森早早就暗下决心。

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阿克陶县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各级宣讲力量,将党的脱贫政策、扶贫知识、减贫故事讲给群众听,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拔穷根”“摘穷帽”。

茹柯耶姆的信心和动力在一次次宣讲中逐渐坚定。年8月进厂工作后,短短几个月她就成为一名熟练工。

绕线圈是熟能生巧的工作,“我现在比开始每天多赚几十块钱呢。”茹柯耶姆自信地说,“通过努力,幸福生活可以奋斗出来。”

扶贫车间里传出的笑声,源于经济独立后的自豪,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记者:井波、拍热扎提?阿不都等来源:新疆日报相关链接

阿克苏电商扶贫驶入快车道乡村涌现“新农人”

英吉沙的杏越来越金贵“瓷美人”出疆甜了农户心

莎车县:特色林果成致富“金果”

叶城县:扶志又扶智走稳脱贫路

言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ongrengzx.com/crxxw/8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