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崇仁人,专门为全省余座古桥拍

北京酒渣鼻的最好医院 http://occupyperth.org/fengshang/xinchao/2831.html

同饮剡溪水·共筑故乡美

编者按桥,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作为两地连通纽带的桥,有时也会成为一个人心灵的寄托!嵊州多古桥,浙江更是素有“传统桥梁博物馆”的美誉,无论是浙东北水乡还是浙西南山区,随处可见座座古桥越流横空,它们不仅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同时也以其优美的艺术造型点缀着浙江大地。有这样一个嵊州人,他特别喜欢古桥,至今,由他专门拍摄的浙江古桥已经超过了座……

这个崇仁人,专门为全省余座古桥拍了“写真”!

作者裘洪春

我是浙江嵊州人(在杭州生活),我喜欢老家的山山水水。我叫裘洪春,是一个喜欢拍摄古桥的人。

在拍第一座古桥前,我也和许多人一样,喜欢拍自然风光,喜欢拍花花草草。迷上拍摄古桥,就要从一幢老屋说起。那是我家祖上(嵊州崇仁)的一幢百年老屋,有青砖、黛瓦、马头墙。

因为家人和我后来搬到杭州,老屋无人,日渐衰败,我担心它会倒下来,却又无计可施。年,我决定用照片把它拍下。

新官桥—嵊州市崇仁镇新官桥村

拍完老屋,我又顺便拍下了周边的风光和建筑,还有村里的古桥。拍着拍着,我就被乡间的古桥吸引住了:这些普普通通的石桥虽被弃用,但还保留着巧妙的构造,质朴的外形,历经几百年风雨而不倒。

招隐桥—嵊州市崇仁镇逵溪村

年,我拿着一部傻瓜相机,到乡村去找这些造型古朴的桥梁。每次拍到一座桥,我就会把它的年代、位置记录下来,然后再去找下一座。我发现,有的桥已被列为文保单位,有的则被岁月遗忘,散落在不知名的山间和溪流上。我想,如果没有及时记录下来,就会像老屋一样被人遗忘。

浙江山路多,水路也多,桥尤其多。只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找,我想就能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

裘洪春

到了年,我买了第一台单反相机尼康D90,利用双休日自驾去完成我的“拍桥之旅”,家人也很支持我。

永安桥—嵊州市崇仁镇下相村

要说拍桥,其实最辛苦的地方是很难找。每次出发前,要大量翻阅地方志,再靠卫星地图,顺河流走向去预估桥所在的位置。

实地找桥的过程,也很花时间、折磨人。有的桥因年代远,桥名被当地人改了又改,加上各地方言不同,实际发音与文字描述偏差大。遇到这种问题,我就难免要走冤枉路。在农村,许多古桥位置偏僻,遇到原路改道或封道,就不得不绕远路抵达。为了拍桥,被划破手或摔跤就成了家常便饭。

其实,古桥并不好拍。尤其是小型石梁桥,造型越简单,要拍好就越难。为了拍桥额和拱券,有时需要趴在桥下或走到溪滩上,就十分危险。有一次,差点连人带相机都滑进水里。

狮溪桥—临安太平村

观莲桥—临安观莲村

从年至今,我几乎跑遍了浙江约65%的村子,穿过了记不清的河道、溪流,一共拍下了多座浙江的桥。

说实话,有时我也会觉得太累,想放弃。在外人看来,这更是一件费时、费力又非常孤独的事。因为我不是考古学家,找桥、拍桥也不会产生收入。但每次我回头看照片,想到这样做能让更多人了解古桥并去保护它们,我就觉得有意义。

在浙江境内,我最远到过泰顺,也是在那里拍到了被洪水冲垮的廊桥——文重桥。这座桥很幸运,听说当地找回了大部分原构件,而留在我照片里的是它被冲毁前的原貌。

文重桥—泰顺县筱村

这些年,我也觉得光把古桥拍下来远远不够,要了解它们就要多看书。我最喜欢的两本书,一本是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另一本是茅以升的《中国古桥技术史》,后者讲了石拱桥的建造技法,尤其是在古桥构件上。

秀水桥—湖州狄港

中兴桥—湖州和孚村袁家汇

娥宝桥—萧山瓜沥

浙江古桥梁造型独特,光石拱桥的拱券堆砌方法就有几十种。我越往后拍,越觉得单拍一座桥意义还不够,要将局部细节也拍下来。比如,桥心石、桥额、望柱、雕刻,以及抱鼓石的纹饰等一一记录下来。

我希望从这些“记录式”的古桥照片中,让更多人体会到最原本的建筑之美,也希望我拍过的古桥,能被更多人了解、喜欢、重视和爱护。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作者:裘洪春

年出生,嵊州崇仁人,一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凭着兴趣学习摄影和冲印,后中断若干年。年起重新开始摄影,主要拍一些乡村风光和古建筑。

《嵊县儾》

这厢天天有“礼”!

《嵊县儾》,竭诚为天下“嵊县儾”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您对本公号推文或家乡建设有什么建议和想法,或希望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欢迎及时留言!我们将从每期留言中精选出部分热情、中肯、有见地的留言嘉宾,赠送家乡特产作为我们的心意!(周一到周五,天天有“礼”!)

上期幸运留言嘉宾

韩林

lisa

史月珍

陈锦宇

橙子不甜

每位幸运留言嘉宾将获得浩海装饰提供的价值元的智能保温杯礼盒一份以及价值元的装饰抵价券一张。

本地嘉宾请10个工作日内到江滨东路98号电视节目中心节目部领取,外地嘉宾请在后台提供联系地址,我们近期将直接快递到家。

《嵊县儾》联系-

文稿征集

欢迎天南海北的“嵊县儾”,提供各种有关“嵊县儾”的精彩图文或线索!

点击阅读其他精彩推文

这里如此多“饺”,引无数“老外”竞折腰!

乾隆皇帝女婿来过嵊州这个村!

这位甘霖人把“祥林嫂”搬上了连环画……

一“鼓”作气,敲响了整个浙江……

一条重新找回的“脐带”

东前街,一条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文化老街!

郁达夫在“嵊县”这个地方吃了一顿晏饭……

这四个成语,竟然都与嵊州相关!

停留在嵊县儾舌尖上的乡村记忆……

石璜这个村,曾出过同治皇帝的老师!

刚刚,贵门游子摘得国际文学大奖!

走这条高速,从甘霖到绍兴只要30分钟……

甘霖上街头的前世今生这位乡贤向家乡父老送健康来了……嵊州市委书记徐建役做了个手势正宗的嵊州小吃,市长喊侬来尝尝看!杏花村,原来是嵊县儾的!嵊州,是一盘走出群山的小笼包丁仲礼副委员长的故乡情

出品人:过丹樑

主编:裘伟

统筹:陈赛锋

编辑:张壬

制作:蒋晓媛

监制:张元

谢文杰

嵊县儾,常来常往!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ongrengzx.com/crxxw/6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