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29689.html
“和亲戚一起投资创业开超市,从选址、装修、上货、收银等等,都要从头学起,边学边做,但是我有足够信心经营好”,原先在旧集贸市场经营生猪肉的小贩龙小良胸有成竹的说道。
“将闲置了十几年的老宅基地利用起来,新建三层楼房,一楼可以作为门脸房出租,赚取租金”,在外务工的石牛村民龙亮星目睹新集贸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兴起了强烈的返乡创业的念头。
据了解,原来的河上镇集贸市场年久失修,顶棚破败、摊位混乱、污水横流,摆摊设点的商贩和赶集的村民主要分布在“左罗”线公路上。每逢农历一四七赶圩日,道路就被围得水泄不通,狼藉遍地,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秩序,污染了环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
河上镇集贸市场大门(祝翀摄)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文明城镇建设,优化商贸流通环境,美化镇容镇貌。河上镇积极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治理,坚决取缔河上镇龙江路的马路市场,改善以往集贸市场脏、乱、差现象;同时兼顾聚民、便民、惠民的功能应用,在旧有集贸市场的原址上新建集贸市场,夯实与千家万户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载体。”河上镇党委书记危新源为集贸市场“旧貌换新颜”描绘了一幅“高大上”的广阔蓝图。
集贸市场“新颜”(祝翀摄)
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织牢“聚”民网。河上镇新集贸市场修建前,镇党委政府着眼于打造民生场所,织牢“聚”民网络,全面了解了旧集贸市场的现状、规模,研究了村民赶圩的消费习惯和行为特征,深刻剖析存在问题,充分探讨解决办法,并借鉴周边乡镇集贸市场改造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聘请专业设计机构和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参与制定集贸市场新建方案。
新集贸市场总投资余万,占地多平方米,整体布局呈“四棚两房一路”的结构。四栋钢结构雨棚总占地约平方米,场地全部硬化处理,涵盖蔬菜、肉类、豆制品、熟食、水产、副食品等商品各类摊位80余个,铺设三横四纵近米的排水管网;两排钢混结构用房均为三层,前排主要为经营生活用品的超市、饭店、农资物品商店和其他商铺,后排及两侧20余家经营承载着河上及周边乡镇历史悠长、浓郁厚重的“喝水”文化的“水店”;一条铺筑沥青、宽12米、路旁各设置6米宽人行道的交通主路沿着集贸市场向镇政府所在地延伸。
围坐在一起“喝水”(祝翀摄)
整体提升,完善功能,铺实“便”民路。“房前屋后无违章搭建,墙面、招牌整洁清晰,生熟食商位泾渭分明,地面平整、洁净、无积水,经营环境秩序井然无占道经营问题,机动车、三轮车、电动车按规划地点停放等6条,是提升镇集贸市场‘颜值’,完善市场和便民功能的主要目标”。河上镇综合执法大队分管领导罗德胜介绍集贸市场内一片熙熙攘攘、商贸繁荣景象的来之不易,“河上镇集镇建设总投资万元,‘一黑两白,线条分明’,沥青路主路,大理石铺设人行道,机动车、电动车停放线清晰明了,镇综合执法队将常态化的开展执法行动,保障赶圩日集镇和集贸市场的秩序”。
干净整洁的街道(祝翀摄)
为铺实完全属于公益性质的农村集贸市场的“便”民路,除完善水、电、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以外,河上镇党委政府筹资新建一处可同时容纳百余辆汽车的停车场,道路两侧划定标准停车位,安装60余盏太阳能路灯,人行道规划非机动车停放点,聘请8名保洁员负责清扫,安置6名执法队员上岗执勤……一切都是为了村民需求。
综合管理,突出长效,强化“惠”民场。镇综合执法队不定期对市场乱堆物、乱张贴、乱停放、乱经营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严格执法形成震慑,扭转村民不良的行为习惯,强化“齐心协力维护集贸市场秩序的共同信念”;定期组织保洁员和干部职工及村民代表对整个市场的地面、墙面和摊位立面进行大清洗,配合市监、检验检疫、卫生部门抽检上市商品,切实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整洁美观、诚信经营、商品放心、服务优良的消费环境。
改变后的集贸市场(祝翀摄)
“乡镇集贸市场作为农副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纽带,作为村民“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和农副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一个地区的窗口形象。”河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韦华在谈到集贸市场长效治理和开发上,着重介绍了河上镇集贸市场的后续开发利用,“开设砂糖蜜桔、珍珠葡萄、白莲、紫薯、油茶等河上镇特色农副展销平台,招商引资开发集贸市场周边闲置土地,深入挖掘河上特色的‘喝水’习俗,打造文化符号”。
-END-
好看就扩散
好看就点在看
来源:微崇仁
支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