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群读史小记之六金不从革,大宋的祯

读史小记之六

金不从革,

大宋的祯祥与秦桧的史学形象

俞晓群

一、“金不从革”总题记

《书经》言五行,将金列在第四位,《汉书·五行志》亦然。还说它对应西方,对应秋天。而秋天是万物成熟与收获的季节,收获必然充满杀气,所以对王者而言,金预示着兵事的发生。

兵事并非都是坏事,对国家与民众而言,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那么,如何用兵才是好事情呢?那就是征讨叛逆与暴乱,维护国民利益。为此班固列举三段名言说明:

首先是《诗经·长发》中的诗句:“有虔秉钺,如火烈烈。”讲的是军队将士的认真和肃穆,他们秉持拿着武器,心绪如烈火一般翻腾。

其次是《诗经·时迈》中的诗句:“载戢干戈,载橐弓矢。”它是说要将兵器收藏好,将弓箭放到皮囊中,战争的目的不是穷兵黩武,而是为了达到和平的目的。

最后是《易经·兑·彖》中的话:“说以犯难,民忘其死。”它是说要乐观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民众就会舍生忘死,追随王者前行。这样做,金就不会失去它的本性。

反之,如果王者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贪欲恣睢,耀武扬威,不重民命,金就会失去它的本性。正如《洪范五行传》所言:“好战攻,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则金不从革。”

下面列出以班固《汉书·五行志》为先导,五行之中金生变的几个要点:

其一,内容的不同:《汉书·五行志》“金不从革”,仅列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石言”,即石头说话,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晋平公向师旷询问原因,师旷说“宫室崇侈,民力雕尽”。而且汉代的刘向、刘歆认为,金石属于同类,石头本来不能说话,这些事情都发生了,因此预示着有“金不从革”发生。再一个例子是“石鸣”,这件事情发生在汉成帝时,当时天水冀南山大石鸣响,像雷声一样,传出二百多里,山上的野鸡都跟着鸣叫。班固认为,这与晋国石头说话的例子类同,也是“金不从革”的表现。

以后诸史,记载“金不从革”多有不同:

《后汉书》:将“金不从革”与“言之不从”合并,无石言、石鸣例目。

《晋书》《宋书》:石瑞、金泣、石有字、钟流涕、剑戟有火光、石生金、金玲生粟、石言、镜中无头、城门上金凤头自飞、古船中古钱失踪。

《南齐书》:金翅自折。

《魏书》:“金沴”一项,有金像流汗、铜像生毛。

《隋书》:铸铁飞散。

《旧唐书》:铁像头落地、金刚流血汗、地出白玉床。

《新唐书》:兵器夜有光、石有字、天雨金、石自鸣、钟自鸣、石马出汗、浑天仪出汗、铃自鸣、玉晨殿自吼。

《旧五代史》:石像自动、石槽漂移。

《宋史》:有地出生铁、金物等祥瑞,还有铜马夜嘶、兵刃生光、大石自移、钱币自飞。

《金史》:野人采石炭。

《元史》:陨石、山石崩飞。

《明史》:“金异”一项,有金钟自裂、铜壶自鸣、井中生石笋、弓弦自鸣、雨钱、兵刃有光、钟自飞、铁斧飞落、大炮大吼、石狮飞出城外。

《清史稿》:“金石之妖”一项,有钟自鸣、雨箭、兵器夜吐火、釜夜鸣。

其二,例目的变化:十五史中记载“金生变”,《汉书》有“金不从革”“白眚白祥”和“木沴金”等区分,后史记载渐渐混乱,可以见到如下情况:

一是史官遵循《汉书》体例已经作出明确区分,像《晋书》《隋书》《宋书》《南齐书》《新唐书》。

二是内容遵循《汉书》,但自设题目,像《魏书》“金沴”、《宋史》“金变怪”、《元史》“金石变异”、《明史》“金异”、《清史稿》“金石之妖”。

三是没有明确类分,本章根据内容整理或划分,像《旧唐书》《旧五代史》《金史》。

其三,祯祥与秦桧:诸史记载“金不从革”,无论名目与内容如何变化,都应该讲灾异,但《宋史·五行志》却列出十六个例目记载休征,即祯祥。例如:

《宋史》:太平兴国四年九月,夹江县民王谊得黑石二,皆丹文,其一云“君王万岁”,其二云“赵二十一帝”,缄其石来献。

《宋史》:政和二年,玄圭始出。晋州上一石,绿色,方三尺余,当中有文曰“尧天正”,其字如掌大而端楷类手画者,“尧”字居右,“天正”字缀行于左。都堂验视,砻石三分而字画愈明,又于“尧”字之下隐约出一“瑞”字,位置始均,盖曰“天正尧瑞”云。或谓晋阳,尧都也,方玄圭出,乃有此瑞。四年,府畿、汝蔡之间,连山大小石皆变为玛瑙,尚方取为宝带、器玩甚富。五年正月,湖南提举常平刘钦言:芦荻冲出生金,重九斤八两,状类灵芝祥云;又淘得碎金四百七两有奇。十一月,越州民拾生金。湟州丁羊谷金坑仅千余眼得矿,成金共四等,计一百三十四两有奇。

《宋史》:和四年后,御府所藏,往往复变为石,而色类白骨,此与周宝圭占略同。五年,荥阳县贾谷山麒麟谷采石修明堂,得一石有文曰“明”,百官表贺。五年四月,又获甗鼎三。

《宋史》史官这样做,当然不是独出心裁或空穴来风,其根据在宋代儒生对《汉书·五行志》体例的批判。欧阳修为《新唐书·五行志》作序时,曾质疑汉儒为何只记灾异、不记祯祥,如《宋史·五行志》序文所言:“及欧阳修《唐志》,亦采其说,且于庶征惟述灾眚,而休祥阙焉,亦岂无所见欤?”所以《宋史》中记载许多“休祥之事”:“旧史自太祖而嘉禾、瑞麦、甘露、醴泉、芝草之属,不绝于书,意者诸福毕至,在治世为宜。”

另外,此处记载秦桧一例:“绍兴中,耕者得金瓮重二十四钧于秦桧别业。”史官此举,显然不怀好意。遍览《宋史·五行志》,共有四处提到秦桧,均为负面的故事。诸如:太室的楹木上生长九根茎的芝草,秦桧率领百官前去观看,表示祝贺;秦桧擅朝时,喜欢伪饰太平,经常以草妖为祥瑞;秦桧死后,人们在他的别业中挖出金瓮,重达二十四钧;天上出现赤黄色的云雾,秦桧让术士说是祥瑞。原文录于下:

《宋史》:绍兴二十五年五月,太室楹生芝九茎,秦桧帅百官观之,称贺。勾龙廉、沈中立以献颂迁擢,周麟之请绘之卤簿行旗。桧孙礼部侍郎埙请以黎州甘露降草木、道州连理木、镇江府瑞瓜、南安军瑞莲、严、信州瑞芝悉图之旗。是冬,桧薨,高宗曰:“比年四方奏瑞,文饰取悦,若信州林机奏秦桧父祠堂生芝,佞谀尤甚。”明年四月甲午,诏郡国无献瑞。(草妖)

《宋史》:绍兴十四年四月,虔州民毁欹屋析柱,木里有文曰:“天下太平”,时守臣薛弼上之,方大乱,近木妖也。二十年八月,福州冲虚观皂荚木翠叶再实。二十一年,建德县定林寺桑生李实,栗生桃实,占曰:“木生异实,国主殃。”二十五年十月,赣州献太平木。时秦桧擅朝,喜饰太平,郡国多上草木之妖以为瑞。绍兴间,汉阳军有插榴枝于石罅,秀茂成阴,岁有花实者。初,郡狱有诬服孝妇杀姑,妇不能自明,属行刑者插髻上华于石隙,曰:“生则可以验吾冤。”行刑者如其言,后果生。(木不曲直)

《宋史》:绍兴十一年三月庚申,长安兵刃皆生火光。二十六年,郫县地出铜马,高三尺,制作精好,风雨夜嘶。绍兴中,耕者得金瓮重二十四钧于秦桧别业。(金不从革)

《宋史》:绍兴十一年三月庚申,泾州雨黄沙。十八年十一月壬辰,肆赦,天有云赤黄,近黄祥也,太史附秦桧旨奏瑞。(黄眚黄祥)

其四,陨石:《元史·五行志》记载灾异,历来有些与众不同。比如“火不炎上”一章,诸史皆记火烧宫殿、民宅,《元史》却记“火烧草原”。现在,《元史》在“金”和“金不从革”名下,记载“陨石”多例,列例目如下:

《元史》金:大德元年,云州聚阳山等冶言,矿石煽炼银货不出,诏减其课额。二年六月,抚州崇仁县辛陂村有星陨于地,为绿色陨石,邑人张椿以状闻。

《元史》金不从革:至正十年正月甲戌,棣州白昼空中有声自西北而来,距州二十里陨于地,化为石,其色黑,微有金星散布其上。有司以进,遂藏之司天监。十一月冬至夜,陕西耀州有星坠于西原,光耀烛地,声如雷鸣者三,化为石,形如斧,一面如铁,一面如锡,削之有屑,击之有声。十六年冬十一月,大名路大名县有星如火,自东南流,尾如曳篲,坠入于地,化为石,青黑光莹,状如狗头,其断处类新割者。有司以进,太史验视云“天狗”,命藏于库。十九年四月己丑,建宁路瓯宁县有星坠于营山前,其声如雷,化为石。二十三年六月庚戌,益都临朐县龙山有星坠入于地,掘之深五尺,得石如砖,褐色,上有星如银,破碎不完。

总览十五史记载“陨石”,《元史》在“金不从革”之下,记录“陨石”的记法,为古今唯一一例。《汉书》“白眚白祥”之下,有陨石一例,但非专论“陨石”。可能是遵循汉志此例,《晋书》《宋书》《隋书》“白眚白祥”名下,也有几个“陨石”例子,再后来的史书中就没有记载了。录于下:

《汉书》:史记秦始皇帝三十六年,郑客从关东来,至华阴,望见素车白马从华山上下,知其非人,道住止而待之。遂至,持璧与客曰:“为我遗镐池君。”因言“今年祖龙死”。忽不见,郑客奉璧,即始皇二十八年过江所湛璧也。与周子鼂同应。是岁,石陨于东郡,民或刻其石曰:“始皇死而地分”。此皆白祥,炕阳暴虐,号令不从,孤阳独治,群阴不附之所致也。一曰,石,阴类也,阴持高节,臣将危君,赵高、李斯之象也。始皇不畏戒自省,反夷灭其旁民,而燔烧其石。是岁始皇死,后三年而秦灭。

《晋书》:魏明帝青龙三年正月乙亥,陨石于寿光。案《左氏传》“陨石,星也”,刘歆说曰:“庶众惟星陨于宋者,象宋襄公将得诸侯而不终也。秦始皇时有陨石,班固以为:“石,阴类也。又白祥,臣将危君。”是后宣帝得政云。

《晋书》:武帝太康五年五月丁巳,陨石于温及河阳各二。六年正月,陨石于温,三。

《晋书》:成帝咸和八年五月,星陨于肥乡,一。九年正月,陨石于凉州,二。

《隋书》:开皇十七年,石陨于武安、滏阳间十余。《洪范五行传》曰:“石自高陨者,君将有危殆也。”后七载,帝崩。

其实在《汉书·五行志》中,大量的“陨石”记载,都放在“皇之不极”名下的“日月乱行,星辰逆行”之中。《晋书》与《宋书》有“皇之不极”一章,没有“陨石”例目。《新唐书》有“皇之不极”一章,其下有“天鸣”与“陨石”。《宋史》《明史》和《清史稿》中均没有“皇之不极”一章,但将其中内容放在“水”之后,其中有“陨石”例目。

二、十五史“金不从革”序文题记

诸史“金不从革”序文中,只有《汉书》《晋书》《南齐书》和《隋书》为“金不从革”专论的序文。而以《南齐书》序文最为特别,即在《南齐书·五行志》中,只有木、火、金、水四项,有这种专论的序文,而土的序文写的是“心”,即《思心传》。后面还有“皇之不极”的序文。

《后汉书·五行志》开创在五行之中金的名下,将“金不从革”与“言之不从”合为一处。以后诸史,基本遵循《后汉书》这个格式,也有不分别开列序文的史书,如《魏书》《旧唐书》《旧五代史》和《金史》。其中《旧唐书》序文,取自《旧唐书·五行志》总序之中。

三、《汉书》“金不从革”题记

《汉书·五行志》“金不从革”列举“石言”“石鸣”两例。第一例“石言于晋”,有师旷、叔向解说,要义是说,有非言之物而言,必为妖之大者。对于这个例子的归属问题,汉代刘氏父子还是发生了争议,刘向说,这个例子应该归于“言之不从”中的“白祥”;刘歆说,应该归于“金不从革”。

在这两个例子中,还提到“金不从革”的原因,正是发生了《洪范五行传》中提到的“饰城郭”的事情,即如二例中写道:

《汉书》:“于是晋侯方筑虒祁之宫。”

《汉书》:“虒祁离宫去绛都四十里,昌陵亦在郊壄,皆与城郭同占。城郭属金,宫室属土,外内之别云。”

这里面谈到的“虒祁离宫”“昌陵”都在郊外,所以“皆与城郭同占”。而五行占又定义:“城郭属金,宫室属土”,所以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皇家犯了“金不从革”的忌讳。另外,“宫室属土”的定义,见《洪范五行传》定义:“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正是对应土生变。

四、《后汉书》“金不从革”题记

《后汉书·五行志》以五行为章目,在金的名义下,将“金不从革”与“言之不从”何为一处。但按照汉志划分,《后汉书》没有“金不从革”即“金石之变”一类例子,只有“言之不从”诸项如:讹言、旱、谣、狼食人。

五、《晋书》“金不从革”题记

《晋书·五行志》遵循汉志体例,将“金不从革”单列篇目,共有十一例,其中有十例取自《宋书·五行志》,自撰仅二例:

《晋书》:惠帝元康三年闰二月,殿前六钟皆出涕,五刻止。前年贾后杀杨太后于金墉城,而贾后为恶不止,故钟出涕,犹伤之也。

《晋书》:愍帝建兴五年,石言于平阳。是时帝蒙尘亦在平阳,故有非言之物而言,妖之大者。俄而帝为逆胡所弑。

六、《宋书》“金不从革”题记

《宋书·五行志》未单独设“金不从革”,与“言之不从”合为一处。《晋书·五行志》取其中例目,文字有改动。如:

《宋书》:魏世张掖石瑞,虽是晋氏之符命,而于魏为妖。好攻战,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魏氏三祖皆有其事。刘歆以为金石同类,石图发非常之文,此不从革之异也。晋定大业,多敝曹氏,石瑞文“大讨曹”之应也。

《晋书》:魏时张掖石瑞,虽是晋之符命,而于魏为妖。好攻战,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魏氏三祖皆有其事。石图发于非常之文,此不从革之异也。晋定大业,多毙曹氏,石瑞文“大讨曹”之应也。案刘歆以《春秋》石言于晋,为金石同类也,是为金不从革,失其性也,刘向以为石白色为主,属白祥。

七、《南齐书》“金不从革”题记

《南齐书·五行志》有“金不从革”之“序文”,且有一例。例子似与“言之不从”之“木沴金”不分。

八、《魏书》“金不从革”题记

《魏书·灵征志上》有“金沴”一项,其下三例,讲铜像、金象流汗,铜像生黑白胡须。究其性质,可归于“金不从革”,也可归于“言之不从”之“木沴金”。

九、《隋书》“金不从革”题记

《隋书·五行志》遵循《汉书》体例,将“金不从革”单列,其下有一例,讲东冶铸铁,天降赤物将铸所炸飞。

十、《旧唐书》“金不从革”题记

《旧唐书·五行志》没有“金不从革”明晰条目,从正文中集合事例有四:一为白马寺中一铁像头无故飞到院中;二为佛堂中一金刚像胳膊上滴黑汗,用纸擦,竟然是血;三为十三国宝;四为修古汉宫时,从地下挖出一张白玉床。

十一、《新唐书》“金不从革”题记

《新唐书·五行志》将“金不从革”列为本节例目,与“言之不从”诸项并列。其中有些例子与《旧唐书》故事相同,但写法不尽相同。比如:

《旧唐书》:上元三年,楚州刺史崔侁献定国宝十三:一曰玄黄天符,形如笏,长八寸,有孔,辟人间兵疫;二曰玉鸡毛,白玉也,以孝理天下则见;三曰谷璧,白玉也,粟粒,无雕镌之迹,王者得之,五谷丰熟;四曰西王母白环二,所在处外国归伏;五曰碧色宝,圆而有光;六曰如意宝珠,大如鸡卵;七曰红色靺鞨,大如巨栗;八曰琅玕珠二;九曰玉玦,形如玉环,四分缺一;十曰玉印,大如半手,理如鹿形,陷入印中;十一曰皇后采桑钩,如箸,屈其末;十二曰雷公石斧,无孔;十三缺。凡十三宝。置之日中,白气连天。初,楚州有尼曰真如,忽有人接之升天,天帝谓之曰:“下方有灾,令第二宝镇之。”即以十三宝付真如。时肃宗方不豫,以为瑞,乃改元宝应,仍传位皇太子,此近白祥也。

《新唐书》:上元二年,楚州献宝玉十三:曰“玄黄天符”,形如笏,长八寸,有孔,云辟兵疫;曰“玉鸡毛”,白玉也;曰“谷璧”,亦白玉也,粟粒自然,无雕镌迹;曰“西王母白环”二;曰“如意宝珠”,大如鸡卵;曰“红靺鞨”,大如巨粟;曰“琅玕珠”二,形如玉环,四分缺一;曰“玉印”,大如半手,理如鹿,陷入印中;曰“皇后采桑钩”,如箸屈其末;曰“雷公石斧”无孔;其一阙。凡十三;寘之日中,白气连天。

十二、《旧五代史》“金不从革”题记

《旧五代史·五行志》中的题目是自己创立,因此在例目上,与汉志无法对应。如“草木石冰”,其中有二例,可以列在“金不从革”名下:一为先帝古佛刹中的一座佛像突然摇晃不已;二为一次大雷雨,明德门内的一个石制的走水槽,竟然漂走数十步,石槽上的一个龙首也断掉了。

十三、《宋史》“金不从革”题记

取《宋史·五行志》中“金石之变”内容,共二十一例,但其中有十六例为祥瑞。其实将休征列入五行志就不合汉志初衷,不但名不正,同时还会引来假造祥瑞、阿谀奉承之风气。再者有些祥瑞也有争议,还会引来灾异,如下例:

《宋史》崇宁四年三月,铸九鼎,用金甚厚,取九州水土内鼎中。既奉安于九成宫,车驾临幸,遍礼焉,至北方之宝鼎,忽漏水溢于外。刘炳谬曰:“正北在燕山,今宝鼎但取水土于雄州境,宜不可用。”其后竟以北方致乱。

十四、《金史》“金不从革”题记

《金史·五行志》中,没有“金不从革”明确事例,其中有一段记载,颇为有趣,且列于此:“海陵天德二年十二月,野人采石炭,获异香。”

十五、《元史》“金不从革”题记

《元史·五行志》记载事例,往往不遵前史,如在“金不从革”名下记录“陨石”,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另外,除陨石之外,文中记录的其他故事,也往往祸福不分,事件奇异。如:发现铁矿,矿石炼不出金属,山崩飞石杀人。

十六、《明史》“金不从革”题记

《明史·五行志》中,在金的名下,序文中有“金石之妖”一项;正文题目为“金异”,可以列于“金不从革”目下,许多内容也符合“木沴金”。《明史》记载故事颇为细致,生动原创,举一例:

《明史》:洪武十一年正月元旦甲戌,早朝,殿上金钟始叩,忽断为二。六月丁卯夜,宁夏卫风雨,兜鍪旗槊皆有火光。十二年十二月甲子,徐州卫谯楼铜壶自鸣。乙丑,复鸣。是岁,胡惟庸井中生石笋,去之,笋复旁出者三。次年,惟庸伏诛。

十七、《清史稿》“金不从革”题记

《清史稿·灾异志》遵循《明史》体例,在五行之金的名下,有“金石之妖”例目,可以列在“金不从革”名下。共有七例:钟自鸣三例,金铁出火一例,兵刃出火一例,雨箭一例,釜自鸣一例。

END

俞晓群出版人,专栏作家。曾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万象》杂志主编,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社长。主持策划出版“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海豚书馆”、"海豚文存"等。本人著译有《自然数中的明珠》《数术探秘》《数与数术札记》《人书情未了》《一面追风,一面追问》《这一代的书香》《前辈》《蓬蒿人书语》《那一张旧书单》《可爱的文化人》《精细集》《我读故我在》《一个人的出版史》(共三卷)《杖乡集》《中国出版家·王云五》《书香故人来》等。

一起分享三十年书业的人和事

新浪微博:

俞晓群

往期回顾

访叶家小院

书香与故乡——《书香故人来》后记

经典与再造

沈昌文:一位边疆壮汉的内陆开发记

沈公的近况

阅读与独处

我的书房

《中国出版家·王云五》序与跋

年度人物——许渊冲与韦力

商务,不寻常的纪念

怪味儿购书记

序:书写真性文章

《海豚人文书目》序

《杖乡集》序与跋

"西方汉学"袭来时

沈昌文看俞晓群

西方人如何看待孔子

初春,与大师相遇

皇帝的新衣

书啊,你这水火不容的宠儿

许渊冲:款步走来的大师

人口过剩:富人还是穷人?

鲍曼:文化的是与不是

全球化:现代性追求的挽歌?

旧书单:无法忘却的记忆

时尚:人类社会的永动机

文库出版,我一生的追求

雅丽纳·鲍曼

《五行志》研究系列总序

这一年,我读到的诗句

《丰子恺全集》出版手记

解读冷冰川

新老年沈昌文

出版,一门文化生意

谁是我们的导师?

找有个性的作家,做有个性的装帧

读书少,为什么?

书不厌精,文不厌细

如何发现好书

丰子恺画笔下的教科书

缘缘堂:丰子恺的精神家园

我喜爱的四种学术文采

胡适论选题

版本,出版人的专长

那22封关于《读书》的来信

不甘心正襟危坐

阅读八问

阅读基于私藏

迷人的时刻

书香忆,最忆是董桥

DK,死在营销王手上

让我惊呆呆呆了的毛尖

沈公的背面

值得尊重的小辈|能量来自辛勤

书后的故事

三十七度

黑无常

终于谈爱

到底几寸灰

新著到来时

我的小数据

美文难忘

难忘的批评

大师的禅意

读你长大

第一畅销书

万有的记忆

陆灏的新著

为书哭泣

读书毁了我

梦中的《万象》

八十五年前的梦

韦先生的情操

该读哪本书?

陆费伯鸿先生

书业七家

出版史上的疑点

未来怎样生活

《汉译名著》九十年

为书稿排队

年度的书标

“九O后”来了

牛皮与羊皮

签售的目的

三十五年过去

开本的意义

谢泼德先生

成名的秘诀

海上画梦录

剪刀上的钢印

特装书

好人家的孩子

远去的大师

范公与沈公

美华书馆

韦先生的赠品

鲍家的传承

罗胖麾下的爱丽丝

“傅杰文录”点滴

银鱼妞妞

韦先生的后面

签名本随想

韦先生的哼唱

商务的书目

我喝酒,他饮茶

王强,GUCCI与竹节装

书蠹精与海上奇侠

八十以后

读史小记

读史小记之一《五行志通考》笔记

读史小记之二五行志序篇总题记及诸史题记

读史小记之三:木不曲直,怀想让皇帝的凄美故事

读史小记之四:火不炎上,孔子的占卜故事

读史小记之五:稼穑不成,“人相食”的历史记载

俞晓群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ongrengzx.com/crxxw/3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