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15名高考状元余人录取北大清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抚州市秉承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8日,抚州市教育体育局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了“新中国70年抚州教育事业发展掠影”,并就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抚州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发布。

据悉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所,在校学生人,教职员工人,高考成绩连续16年全省领先,仅年以来,全市录取北大清华多人,约占全省的30%,15人摘取全省“高考状元”,一、二本上线率和高分段人数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督导先进集体、全国教育创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不断提升,抚州教育品牌进一步擦亮。

下面请随小编一起,展望新中国70年以来抚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70年沧桑巨变

抚州教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年5月9日抚州解放,万人口除了幼儿之外竟有多万文盲!

学前教育

01

新中国成立之初,抚州仅有2所幼儿园,在园幼儿47人,教职工7人。

年地县(市)成立了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公民并举的方针,调动多方力量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抚州新区保育院,年开园教学

年后,抚州市出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一乡一园”建设和小区配套园专项治理,截至年,全市有幼儿园所,在园幼儿数人,教职工人。

毛入园率达80.1%,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逐步缓解。

义务教育

02

年底,全市有小学所,在校学生4.7万人;中学14所,在校学生人。

到年,全市12个县(市)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原临川县被国家教委评为基础教育先进县。

年,抚州市在全省第一个宣布实施初中义务教育,走在全省最前列。

▲金巢实验学校

年金溪县通过省政府“普九”工作评估验收。

年全市“两基”工作通过了国家验收。

年,抚州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全域基本均衡。

年,全市义务教育在校生人数超过53万,义务教育巩固率96.38%。

高中教育

03

年,全市仅有完全中学2所,毕业生40名,在校学生名。

年全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达3.1万人,年达8.2万人。

年6月,我市以抚州一中、临川一中、临川二中为基础,组建了临川教育集团,开启了高中教育集团发展新的航程。

年,全市一批省重点中学和省级重点建设中学改善了办学条件。

年以来,全市录取北大清华多人,约占全省的30%,15人摘取全省“高考状元”,一、二本上线率和高分段人数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全市历届高考状元

余琪女资溪一中届理科分清华大学

吴淑姣女南城一中届文科分北京大学

傅必振女黎川一中届理科分清华大学

李江雁女临川一中届文科分北京大学

徐师昌男临川一中届理科分清华大学

桂亚楠男临川一中届理科分北京大学

李逸女临川一中届文科分北京大学

周碧瑶女临川二中届文科分北京大学

刘婧女临川一中届文科分北京大学

许长发男临川一中届文科分北京大学

胡邱钰女临川一中届文科分清华大学

张子琦男广昌一中届理科分清华大学

计逸雄男临川一中届理科分北京大学

刘浩捷男临川一中届理科分北京大学

邱瑞昆男临川一中届文科分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

04

解放初期,全市职业教育进入整顿期,原临川县辅仁农业职业学校、南丰高级职业学校先后停办。

年后,以农业中学为代表的职业学校发展迅速。

年,制定《抚州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

年职业高中在校生超过3万人,向社会输送毕业生多人,就业率达到99%。

年,各县区中职学校全面通过达标验收,与家园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冠军30多项。

高等教育

05

抚州普通高等教育始于年9月创办的工专、农专、师专,年9月三所学校合并为赣东大学。

当年秋,山西省太原地质专科学校迁入抚州,改名为抚州地质专科学校。

抚州高等院校几经转办、分设、合并到今天,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在校生人。

年崇仁师范学校升格为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去年以来,积极推进东华理工大学抚州新校区建设和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办学体制改革、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独立办学、江西中医药高专建院升本,支持抚州幼师高专、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广播电视大学等升级发展,努力改变我市高等教育相对落后局面。

民办教育

06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小学校主要以公办为主。

改革开放后,民办学校发展迅速,全市先后创办临川玉茗中学、抚州创新学校等一大批民办学校。

▲抚州创新学校(网络图)

年,依托临川教育集团学校,创办三所民办实验学校,吸纳社会资金16.38亿多元,新增优质学位2.4万个。年,全市有民办学校所,在校学生达10.4万人。

办学条件

07

解放后的抚州百废待兴,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中小学校主要依托简易校舍和宗族祠堂办学。

80年代初,全市万㎡校舍中有30万㎡是危房。

80年代中期以后,筹措资金12.84亿元,修建中小学校舍万㎡。

▲90年代的抚州一中

▲上世纪的东华理工大学校门

年,基本消除了D类危房。

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由年的47亿元增至年的79亿元。全市每年安排教育重点项目40余个,完成投资近10亿元,多所高标准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学校成为城乡最亮丽的风景。

市级教育城域网建成使用,省教育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落户抚州。

教育公平

08

建国后一段时期,有相当一部分适龄儿童没有按期接受教育。

目前已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杂费和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全覆盖,每年发放资助金1.5亿多元,资助学生7万多人次,无一人因贫辍学。

年全市建有特殊教育学校10所。

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就读,实现了“零择校”、“零条子”。

教师队伍

09

解放初期,全市教职工总数不足0人。

到80年代中期,教师不足的问题有效缓解。

从年开始,分期分批培训中小学教师和校长。

年,首次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

年以来,每年招聘教师名、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名以上。

年,在全省率先试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先进教师和一大批全国全省优秀教师。

70年厚积薄发

才子之乡教育品牌响彻中华

抚州自古就有“才子之乡”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抚州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抚州教育现象”,教育品牌蜚声中外。

年试行小学五年一贯制,年“五问自读法”在全国推广。

年首创教育集团办学模式。

年被列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和“省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我市经验在全国会上作典型发言。

年以来,在全省率先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名校长教师奔赴农村教学一线,金溪县成为全国样板。

首创“校家同创”德育工程,受到中宣部、教育部表彰。

“把支部建在年级学科组上”等党建新模式,荣获全国教育创新优秀奖。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临川中学(抚州一中)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声誉,年,全国共招收名少年大学生,抚州一中就有15名学生录取,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轰动海内外。

年6月,组建临川教育集团,抚州一中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临川一中、临川二中也跻身“全国百强中学”、“全国十大名牌高中”行列。

年,实行“名校带民校”,三所民办实验学校应运而生。、年两届毕业生20人录取北大清华,迅速成为闻名全国的“名校”,全国20多个省市4万多人次来抚参观考察。

与英国斯特拉福德区、芬兰罗瓦涅米市、福建莆田市、三明市和南昌市等地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临川一中表演的《牡丹亭》在好莱坞艺术节获得金奖。

年央视“开讲啦”走进抚州。

全国新高中特色发展论坛、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论坛等先后在抚州举行,抚州教育正以坚实的步伐迈向全国、走向世界。

70年砥砺奋进

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抚州教育发展的70年,是坚持改善硬件、提升软件、办一流教育的70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70年。

七十年来,抚州教育事业从基础薄弱到蓬勃发展,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播。市委教育体育工委书记、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吴建发这样总结抚州人民教育精神:“苦中求乐、乐中问道、道中育才、才中培英”。祝愿抚州的教育明天会更好!

来源:信息日报

作者:周文平、吴丽剑、谢丹

编辑:黄维

?《信息日报抚州新闻》

真诚为全市人民服务!

突发事、疑难事、不平事、有趣事、开心事、感人事!

欢迎拨打新闻

欢迎刊登遗失启事、注销、减资、招投标等各类广告!

广告-

发行

信息日报抚州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ongrengzx.com/crxtc/5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