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继子为何不能承袭王爵,晋沈两藩实例为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www.bdfyy999.com

“无后为大”,这是国人一直以来的信仰,它源自于敬天崇祖的思想。在古代,留后不仅仅关系到家族的延续,更是关乎到身后是否能享受到冷猪头肉。

因此,即使没有嫡亲子嗣,人们也会从宗族中过继一个嗣子,甚至抱养一个,以告慰祖宗,宽慰自己。君主贵族、贩夫走卒,有条件的人们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大宗不可绝”是一大准则,即当大宗面临绝嗣时,需要由宗主在生前立下嗣子或者在其死后由入继的宗子先自动成为其嗣子,再继承大宗统序。

然而明太祖朱元璋却不屑于此,他开创了以支系伦序为继承原则的“继统不继嗣”制度。这一制度由楚康王的弟弟东安恭定王朱季塛的庶长子朱均鈋于成化元年正式落地。

原文:明太祖画像那么明朝宗王能不能有嗣子呢?若是可以有嗣子,能不能袭爵?由于藩王地位特殊,皆按照支系伦序原则袭爵,不存在立嗣子的问题,故此我们只能从更下一级的郡王之中去寻找答案。

晋藩广昌王嗣子袭爵风波广昌郡国是晋藩支系下的一个小宗,首封广昌王为第一代晋王晋恭王朱棡的庶七子朱济

太原皇庙是晋藩宗庙,朱美坚是广昌郡国的第二代郡王,他从晋藩宗室中挑选了一个子侄辈作为自己的嗣子,取名朱钟(金御)。

朱美坚在册封广昌王继妃后两年便去世,没能为广昌王留下子嗣。尽管广昌王两任王妃和宫中美人都未能给他诞下一儿半女,但估计问题出在朱美坚本人身上。

在景泰五年(年)五月,朱美坚找到了一个堂兄弟作为自己的嗣子,朱钟(金御)是朱美堣的次子。朱美坚在完成这件人生大事后不久便去世,具体时间不详,但最晚不会超过当年九月。

在九月时,朱美坚的嫡母广昌悼平王妃杨氏上疏朝廷,称其子薨逝,他们孤儿寡母的生活无所依凭,连儿子的丧葬都办不起了,请求朝廷如旧例赐予禄米。

朱美坚立朱钟(金御)为嗣子,估计也是病入膏肓而迫于无奈。

太原文昌王朱钟(金御)的过继过程复杂且曲折,虽然明代宗同意给他一定的待遇,但他的袭封之事在景泰朝和天顺朝都被搁置了。

直到成化元年,朱美坚的生母刘氏上疏朝廷,请求让朱钟(金御)袭封广昌王爵。然而,新皇帝明宪宗对宗室封爵卡的比较严,以无先例为由,只准许朱钟(金御)以镇国将军本职承广昌王祀。

朱钟(金御)的寿命比他的养父还要短,到成化七年五月时,他已经不在人世了。但他留下了子嗣。成化十年,朱钟(金御)之子被赐名为朱奇澢,他也对广昌王爵抱有野心。

然而,朱奇澢的族叔、时任晋王朱钟铉代为出面上奏朝廷,请求由朱奇澢袭封广昌王。对此,礼部认为朱钟(金御)无嗣子袭爵前例,只准以镇国将军承祀,朱奇澢自然更无袭爵之礼,只准以辅国将军承祀。

明宪宗更是狠辣,既然你晋王说广昌王原赐仪仗、印册尚在,那就一并收回,直接从根子上绝了朱钟(金御)一系袭封的期望。

明代郡王虽然可以收养嗣子,且宗室玉牒会承认双方的父子关系,但在政治层面上为了避免与“继统不继嗣”原则冲突,会将承祀与继统拆分开来。

这意味着,郡王可以通过收养嗣子保留祭祀,但无法延续统序,一旦郡国无子,就会被除国。

天顺元年五月,朱幼(土爰)联合平遥王朱幼(土量)和秦藩保安王朱公鋉向朝廷上疏,请求将他们的折色岁禄全部改成本色。

根据《皇明祖训》的规定,首封郡王的岁禄为二千石,嗣封郡王的岁禄为一千石,其中折色与本色的比例为1:1。

然而,由于宝钞的执行政策为“不兑现”,在流通中不断贬值,正统朝以后几乎等同于废纸。因此,明中期以后的折色几乎等于没有,主要价值在于以禄米形式拨付的本色。

明英宗不顾财政困境,坚持将诸王的折色改为本色,结果导致朱幼(土爰)获得七百石禄米,并成功获得菜户、煤户各两户。

然而,此后二十年朱幼(土爰)突然消失,再次出现时已经成了躺着的黎城庄惠王。他因为没有子嗣,所以在临终前希望能将自己的郡国传承下去,但他没能等到程序走完,过继事宜就悬在了半空中。

幸运的是,他的同族广昌郡国给了他新的思路,他向朝廷请求将伯父沈康王第三子、堂兄清源王朱幼

朱幼(土寅)因弟弟广宗怀靖王朱幼(土术)无嗣,请求将自己的孙子朱勋泓过继过去承祀。朱幼(土寅)此举显然是冲着广宗郡国的家产去的。

但明武宗还是同意朱勋泓以本职,也就是辅国将军承祀。这引发了王府的辅导官被明武宗命巡按御史缉拿治罪的事件。

在明朝,宗子和皇子都可以过继,但针对亲王一级,明朝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不准过继嗣子。只有大宗绝嗣,小宗按照支系伦序的原则,由近及远,由长及幼排定继承序列,才能承祀,但不能袭爵。

明代宗室的继承原则是支系伦序,过继的嗣子没有袭爵之权。明武宗驾崩后,杨廷和等人按照原则找到了兴王朱厚熜继位,却要求他抛弃生父去喊伯父为爹。

这是明世宗能在“大礼议”中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些死扣着“继统即继嗣”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明世宗是因为被过继给明孝宗才获得继承权的。

其实,明武宗六叔益王朱祐槟次子崇仁王朱厚炫的长子朱载增是与明武宗关系最近的子侄辈,但是杨廷和等人却没有选择他,反而迎立了当时15岁的朱厚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ongrengzx.com/crxtc/12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