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中国江西网/抚州头条客户端讯记者邹宽报道:水泥路直通家门口,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太阳能路灯漂亮明亮,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广场干净宽敞……这是省定“十三五”贫困村谙源村脱贫后巨变的样子。若把时间坐标拉长,你会看到另一个谙源村:破烂不堪的泥巴路,老旧破烂的房子,脏乱的村庄……塘塘相连臭久久、祠堂坍塌破三六,这是当地人对它的戏称。
航拍下的谙源村周重军提供周重军,省农垦办派驻崇仁县许坊乡谙源村第一书记,他是这些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其中的参与者。今天要说的,就是他和谙源村的故事……
谙源村因“四山耸翠,一涧南流,水始暗坑”而得名,位于崇仁县许坊乡北部,地处崇仁、临川和宜黄三县交界处,距崇仁县城约21公里,是省定“十三五”贫困村。谙源村下辖16个村小组,共户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58人,已脱贫12户44人,未脱贫9户14人。在县乡两级关心和支持,定点帮扶单位省农垦办、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年底整村脱贫摘帽。
航拍下的谙源村周重军提供
穷困山村“大变身”
年10月,周重军下派驻谙源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从此他便扎根在谙源村,用脚丈量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回忆刚到谙源村的时候,周重军是有点不习惯和担忧。他回忆说道,当时村里的路只修了一部分,而且很多“断头路”,也没有路灯,村民出行不方便。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村里的池塘脏的发臭,还有很多破烂不堪的危房,村民也比较懒散。
路没修好前周重军提供路修好后周重军提供周重军说:“我之前生活在城市,现在要在农村生活和工作,刚开始有点不习惯,而且当时看到村里的状况有点担忧,是否能带领村民致富。”但周重军并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作为第一书记,这是他的责任。从此他和他的扶贫工作队集中精力,不断完善谙源村的基础建设,努力让贫困人口居有其屋、村民行有好路,让谙源村慢慢干净漂亮起来。
整改前周重军提供整改后周重军提供“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把路修好了,村里没有了‘断头路’”。周重军说,以前在村里开车经常会遇到断头路,很不方便。现已修通了40多条水泥路,近20公里,让水泥路直通家门口,方便了村民出行。
路修好了,但另一个迫切的问题又摆在扶贫工作队面前,村里破烂的旧房需要整改拆除。“整改拆除旧房关系到村民出行安全,急需解决。”周重军说道。为此,他时刻不敢耽误,和村民商量,着手拆迁整改工作,最终拆除改造危旧房和墙体3万余平方米,消除了安全隐患,还美化了村里环境。
群众文化休闲活动广场周重军提供
目前,谙源村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文化休闲活动广场等一应俱全,还改造了村内池塘20余座,以前发臭的池塘,现在水变干净了,一些村民还开始在池塘里养起了鱼。谙源村正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脱贫致富的核心。为确保扶贫工作更加科学精准有效,周重军担任第一书记后,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档案资料进行再核实、再完善,直到准确无误为止。在总结梳理,并与村“两委”干部讨论研究后,周重军觉得要脱贫致富,就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从群众“身边事”入手,一件一件持续地做下去,确保全村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奔小康。
学习养鸡技术周重军提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周重军协调争取产业扶贫资金多万元,稳步推进和发展崇仁麻鸡产业,成为谙源村麻鸡基地的守护者、养殖户心目中的“麻鸡书记”;投资30万元,齐心协力发展黑木耳产业;引导致富带头人李先明发展莲子种植,不仅成为村里夏季旅游观光点,还形成莲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模式发展……
黑木耳产业周重军提供目前,特色产业“崇仁麻鸡”已真正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建成了多亩的国家崇仁麻鸡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新建钢架大棚平方米、扩建成黑木耳、莲子、蔬菜种植面积近80余亩;引进浙商企业建成亩中草药覆盆子基地、高标准建成了规模养猪场1个、养鸭场1个……谙源村实现了全村特色产业发展“多点开花、全面结果”的良好效果,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年增加12.5万元,稳步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村民日子“红红火火”
“通过帮扶很多贫困户的日子越过越好。”周重军说。贫困户李周同,患有尿毒症,失去劳动能力,每周都需要做两次血透,高昂的医疗费用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举步维艰。村里不仅给予李周同政策上的帮扶,还介绍他女儿李弯弯到江西省通用技术学校读书,圆了李弯弯读书梦,还减免了全部的学杂费并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同时,周重军帮李弯弯申请了0元的江西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春蕾计划”助学金,极大减轻了李周同家庭负担。
春蕾助学金周重军提供贫困户李华同,是村里的泥瓦匠,有5个孩子,一家人靠着低保过日子,日子非常贫苦。周重军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通过讨论研究,村里给李华同老婆介绍公益行岗位到学校做饭,到扶贫车间打扫卫生等,李华同家还有麻鸡产业分红、光伏发电分红,让李华同家庭增加了不少收入,还建起了一层小平房,日子越过越好。
莲花美景周重军提供
国家的帮扶,特色产业的发展,让谙源村村民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村里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利用端午、中秋等节假日和农闲时间,大力开展文化进村、卫生进村活动,组织群众开展了“三角班”、广场舞等文化活动,弘扬农村新风尚。
种植户喜笑颜开周重军提供谈起现在的日子,村民李老伯笑着说:“村庄干净了,生活也富裕了,日子越过越好……”
年年底谙源村顺利脱贫,有历届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的努力,更有崇仁县扶贫办的支持和帮助。县扶贫办不仅给予各项政策支持,在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村庄整治等方面整合各部门资金余万元,解决实际问题,是谙源村能顺利脱贫摘帽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