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富豪榜前十,还有这对狂父乖子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得“商业人物”授权。一切形式的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进行合作。

作者:何思妤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adrs)

根据最新出炉的胡润百富榜,严昊家族的财富为亿元,在中国富豪排行榜上名列第八。

30岁出头,就能进入大陆富豪榜前十,国内拥有此成就的年轻人屈指可数,唯一能让严昊甘拜下风的大概只有曾经问鼎中国首富的杨惠妍了。

虎父无犬子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企业家。”严昊的父亲严介和是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人,曾两次登上胡润百富榜。严昊并不清楚自己的梦想是否是受家族的影响,但在他看来,接手家族企业既是责任,也是兴趣。

年6月,福建某高尔夫球场上,严介和转身带动身体旋转挥杆向高尔夫球击去。那是严介和第一次打高尔夫。

严介和说,“我7月1日正式退休,现在是该享受生活的时候了。”他用几个关键词形容未来——阳光、海滩、仙人掌,“人人都想当老总,我当了21年,已经厌倦了。”

此刻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一个即将从南京大学商学院毕业的大四学生,已经跟随父亲出现在了太平洋集团的谈判桌上。

严介和对严昊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从其进大学校门便开始:大一的时候,在太平洋当办公室主任;大二当总经理助理;大三当常务副总经理;大四当总经理;大学毕业第一年进入集团其中一家公司“江苏太平洋”任董事长。这家公司原来年年亏钱,严昊去了一年就盈利万,年盈利接近10亿。

虽然,外界纷纷猜测严昊会迅速坐上太平洋建设集团主席之位。但对此严介和却矢口否认:“小孩怎能坐这个位置?太平洋建设的摊子这么大,交给严昊只会害了他,是对严昊的不负责任。哪怕是天才,严昊要接我的班,起码也得在20年以后。”

“让他从基层干起,最重要的管理还是要交给管理团队。”这是严介和对其儿严昊的培养计划。但仅仅4年后,严介和便忘记了当初说过的话。

年11月13日晚,严介和为其子严昊举行了一场千万“政商婚礼”,政商学界以及媒体嘉宾云集。严介和当众宣布:股东大会已决定任命严昊为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

成家、立业就在同一天,那一年,严昊年仅25岁。严介和笑称:“我教育出来的儿子,能力是年龄的20倍!”

在成都商报年的一篇报道中,严昊坦言,“曾经听到过不少质疑,说我的成就和地位与父亲分不开。”“二代”这个身份让外界对严昊有着诸多质疑,但他却认为自己的身份并没有什么特殊,“人生有许多东西是不可以选择的,比如基因和出身。人生还有许多东西是可以选择的,特别是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命运主要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看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和方向。”

“自己创业与接手家族企业的意义是一样的。管理企业不容易,父母给的是基础,最终还要靠自己。”

严昊说,年,太平洋建设集团陷入债务危机,有关父亲欠债数亿被银行逼债的传闻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严昊看着父亲操劳忙碌,深感做企业不容易,“肩上背负着员工、家人、社会的期望,责任很大。对于‘二代’来说,父辈既带来了光环,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阴影与压力。父辈让我们的成长道路没有那么多坎坷,但也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努力来突破和发展。”

严介和其人

对于常看财经新闻的人来讲,严介和并不陌生,但论知名度,严介和要比富豪榜中的其他人逊色不少。

年,严介和出生在江苏淮安一个教育世家。严介和高中毕业后先是在淮安一所中学当代课老师,年恢复高考时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淮安中学当老师。

年,当地政府机关的一位领导需要秘书,“小说、诗歌、散文、公文样样漂亮”的严介和被推荐上去。年,严介和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因为超生,严介和不但被罚款1.8万元,而且失去了工作。

当时正逢改革开发初期,国有企业开始进行第一次洗牌,很多企业开始向社会公开招聘。淮安水泥制品厂正招聘厂长,严介和赶去竞聘,竟考得总分第一。此后近十年间,严介和先后执掌过淮安水泥制品厂、双沟酒厂、淮安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均扭亏为盈。这个自信甚至有点狂妄的年轻企业家有一句名言曾被CCTV传播:“没有亏损的企业,唯有无能的厂长。”

年,严介和率领引江建筑公司进军南京,凭着“亏5万不如亏8万”的信誉和胆识打开市场,第一桶金赚了万。

年,太平洋建设集团正式组建。首创的中国式BT风生水起,破解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难题,为大规模城镇化建设开辟了一条市场化的中国特色之路,严介和被誉为“中国BT鼻祖”。首创的打包重组模式一路向好,横跨十几个产业,并购、拯救濒临倒闭、破产的国有企业近百家。

他曾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包工头”,截至年,严介和手里已握有亿定单,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中部地区10个城市的GDP。那时候他甚至宣称,在年自己退休前,太平洋的订单要突破个亿。

年胡润百富榜出台,前一年还排在第66位的严介和,这一次以亿身价赫然出现在榜眼位置,仅次于国美电器黄光裕的亿元。然而,表面风光没有维持太久,当经济界向这位财富新贵投来敬仰的目光时,太平洋集团迅速陷入了债务旋涡。

这一年,46岁的严介和两鬓开始白了。

事情源于年10月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报道《严介和魔方》,这篇报道将他推上风口浪尖,也令太平洋建设遭遇企业史上罕见的媒体风暴,以及因担保引发的企业危机。

“那时我们的资金链确实断了,银行不给我贷款,我第一次当被告。”严介和坦承,其多处住宅被查封,并被限制进入高档娱乐场所。一时间,太平洋系即将崩溃之说不绝于耳。年7月,他被迫卸任董事局主席,将公司事务交由原来的管理团队和妻子张云芹打理。

说起那段经历,严介和后来对媒体说:“我们企业家就应该受委屈,因为我们有承受委屈的能力。”他强调,即便在这样一年,太平洋也没有出什么大乱。

年年初,严介和在北京高调宣布成立“华佗论箭”,在香山脚下创办香山商学院,并举办了首期香山华佗CEO论箭。在华佗论箭平台的基础上,年7月严介和创建了一个新兴的民营经济联合体——“郑和舰队”,并于8月初首航台湾洽谈投资,项目方向为投资桃园航空城等。

自从6年前把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职务交给了儿子严昊,很快将苏商集团董事长的位置让给女儿。如今,无论在企业内部还是公开场合,严介和更喜欢人们称呼他“严院长”——太平洋商学院院长。严昊则称,他父亲现在最恰当的称谓是“太平洋创始人”。

扶上马送一程

“20多岁的年纪,让他接手公司事务,接触不一样的人,每天思考不一样的问题,他每天不得不面对和解决部下们汇报的一大堆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根本没精力去想乱七八糟的东西。”

严介和接受人民网专访时曾表示,不能因为一些富二代有不良嗜好和不检行为,就对这个群体全盘否定。富二代好不好,关键看家长是否舍得放权,早一点放权,在富二代还没不良嗜好的时候让他们接入正轨,就不会让富二代成为负面符号。

严介和说,“应该让富二代在20多岁有干事冲劲的时候,有事情做,有舞台可忙碌。”

年11月1日,太平洋建设集团的股东扩大会议上,严介和再次宣布了自己将要退休的消息,他说要真正回到自己的老本行,去做教育。

接班的三年,严介和觉得严昊已经做得很好了,自己所谓的“扶上马,送一程”的任务也已经结束。

而通过三年的观察,严介和对严昊的评价颇高,“冷静、平淡、从容”。他说严昊是一个不一样的富二代,和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一样,不张扬,是严昊和自己很大的区别。

和“全球华人第一狂人”的父亲截然相反,虽拥有巨额财富,严昊却低调和内敛许多,他把自己藏在了所有的聚光灯之后,甚至有那么一点刻意远离媒体。“脸上总是笑眯眯的,说话也很温和。”这是太平洋建设集团员工对他的评价。

在华佗论箭个性奖学金巡回颁奖典礼上,严昊做了一场演讲。他谈到:“有媒体问我为什么看上去和父亲性格迥异。我的回答是,我和父亲一脉相承,只是个性的风格不同。我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作为被社会贴上“富二代”标签的80后,我承载着更多的社会期待和责任担当。因此,我自觉地剥离来自父辈的光环,以自己的方式,传承创新,延伸事业,奉献家国。这也就是我的个性。”

“事实上,一个月期间,我在办公室也坐不了几天,由于公司在各个城市都有项目,所以我一直在外忙碌,深入一线,很少回家。出差最繁忙的时候,一天奔走两三个省,三四个城市,四五场会谈,是常有的事。我没有什么太时尚、太高端的爱好,高尔夫、保龄球,对我来说都是空白。我的减压方式就是尽快把事情做完,这就是一种释放。如果有时间,打场篮球,运动一下,就是最好的减压。”

年7月,严氏家族的“苏太华系”以.2百万美元营业收入入选《财富》“世界强”,排名,位列中国民营企业第一,全球华人企业第二。

9月23日,胡润中国百富榜发布,严介和、严昊父子以亿资产排名第七,28岁的严昊同时成为前十中最年轻的80后富豪。

随后,严介和在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一直强调是“苏太华系”进入了世界强,而不是太平洋建设。并扬言:不做中国首富,要做全球基建老大。

很多人因此而困惑,严介和解释称,上海苏商集团、北京华佗论箭都是太平洋全资控股的,把苏商、华佗打包进来,叫苏太华系,就像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的老板都是李嘉诚一样,是一个系列。营收太平洋建设大概占一半,苏商、华佗占一半。

那么,“苏太华系”究竟有多少财富?早前有报道称,这是一个谜。现在,依然是个谜。

“我不需要知道企业有多少财富,我只需要知道我的企业运转正常就可以了”,严介和并不愿意把自己的财产公之于众,对于他来说,“我是私营企业,私一定要隐”。

这或许也是他不愿意自己掌控的企业上市的原因,因为一上市就透明,还必须按照资本市场的规则来运营,这是严介和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我的企业20年内不考虑上市。”

按照严介和的说法,目前太平洋建设的资金中三分之一属于公司,三分之二属于公司员工。他很自豪,不少员工的钱都投在了自己的公司,他说这不是非法集资,这就是普通的员工投资,“员工投资的资金大概占我们整个流动资金的一半,应该有上千亿。”

严介和说,这么多年来没有和银行借过一分钱,这使得太平洋建设的负债率很低,基本就控制在23%左右,严介和说这让他很踏实。这也让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严昊和银行打交道,“做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企业做成银行。”

然而,对于苏太华系未来的发展,严昊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曾经透露,计划通过5-7年筹备,整合旗下优质资产,5至7年后赴美上市,市值将不低于3万亿元。

*图片来自网络

投稿、约访、合作,联系邮箱:bizladrs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ongrengzx.com/crxmj/6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