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产后漏尿阴道松弛子宫脱垂,孕妈必

产后漏尿、阴道松弛、子宫脱垂……这些问题可谓是许多女性的难言之隐,出现这些病症,就要警惕是不是盆底肌出了问题!

盆底肌是骨盆底部的肌肉,它像吊床一样,承托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控制着排尿和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女性在怀孕分娩后盆底肌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损伤可能带来什么后果?

女性盆底肌损伤可能带来一系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即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临床可表现为:

●尿失禁、非尿路感染的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不尽;

●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

●阴道松弛、性冷淡、阴道干涩、性交痛、性高潮障碍等性功能障碍;

●后背痛、坐骨神经痛等疼痛;

●泌尿或生殖系统反复感染;

●粪失禁、便秘等。

而妊娠和分娩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盆底损伤与产妇年龄有关吗?

据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产妇发生至少一种盆底损伤;而大于18岁的初产妇,年龄每增加1岁,盆底损伤风险增加1.倍。

随着年龄的增加,雌激素分泌量会不可避免的减少,因此盆底肌也会逐渐松弛。25岁女性新陈代谢和细胞再生功能都要优于35岁的女性。产后配合医生恰当地调理,半年之内便基本可以恢复身材;如果是顺产,私处配合适当地运动和治疗也会逐渐回复紧致。

剖宫产对盆底肌就没有损害了吗?

答案肯定是不能的!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妊娠期间,随着产妇子宫体积、重量逐步增加,重心前移,重力牵拉导致盆底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所以,怀孕期间盆底肌很可能就受到伤害了。

剖宫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盆底肌的损伤,但无法完全避免盆底问题的发生。而且剖宫产还需要相对更长的恢复时间,所以想要通过剖宫产的方式避免产后发生漏尿、私处松弛、子宫脱垂这类盆底问题的宝妈一定要慎重考虑。

剖宫产只能避免分娩时“临门一脚”造成的损伤,无法避免孕期损伤。所以,剖宫产仍可能需要进行盆底修复治疗。

如何预防出现盆底肌损伤?

盆底肌损伤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产后漏尿、阴道松弛等各种尴尬问题的出现同样还会对女性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对盆底肌损伤的预防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孕期

1

体重控制

一般来说,妊娠期间较理想的体重增长10-12KG为宜。

切忌暴饮暴食、盲目进补,不仅会容易引起各种妊娠期疾病、而且容易导致营养过剩致使宝宝长的较大,导致妈妈在分娩时造成产道的损伤。

孕期饮食有个基本原则:适量、均衡、安全。具体可以参考孕期膳食宝塔。

2

适当运动

对于孕妈咪而言,适当的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游泳、孕期瑜伽、散步、孕妇操,都是很不错的孕期运动,准妈咪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选择。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适合孕妈妈们练习的运动——凯格尔运动,它可以非常有效地锻炼孕妈妈们的盆底肌,为自然分娩做好准备。

凯格尔运动方法:

以臀部上提、收缩肛门的方式为主,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次,6-8周为1个疗程。

温馨提示:

刚开始运动要量力而行,起初每天运动一次就行,每次3-10分钟,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适应情况延长运动时间,逐步增加每日的运动次数。

分娩

分娩过程中正确用力

在分娩过程中听从医生和助产士的科学指导,合理、正确地借助宫缩用力也非常重要。

宝妈们出现以上医院就医!毕竟,身体是自己的。

妇产康复中心

浠水县妇幼保健院妇产康复中心是浠水县首家针对产妇产后所面临一系列问题,开展的全面妇产康复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现有主治医生1名、主管护师3名,护士2名、康复师1名,其中1人取得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颁发的妇幼健康指导师证书,3人取得产后催乳师证书。主要提供产后催乳及乳腺疏通、子宫复旧、产后腰酸背痛治疗、盆底评估及康复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治疗、骨盆矫正、耻骨联合分离治疗、中药熏蒸等康复治疗。

END

长按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ongrengzx.com/crxhj/9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