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公溪

古镇公溪

公溪镇,地处赣北鄱阳湖冲击平原与赣中山地交界带,东南环以相山、芙蓉奇峰,公溪河在山前循地势蜿蜒穿境而过。公溪闻名之时,远早于县邑设定之期。县志记载:南北朝梁普通三年(年)镇域即辟为巴山郡治,后扩为高州,并筑有城池。随着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建制裁撤,城池废弃,但“古城”的名号一直流传了下来。开皇九年(年)属崇仁县天授乡,南宋乐安建县(年),小镇划入,从此作为县域的北大门,富庶一方。

光阴荏苒,时间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原子弹的伟力让世界列强认识到这东西不能少,中国也不例外。经过地质勘探,小镇地域成了中国核工业的最初矿源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动员力量下,不几年,一座大型现代化的采矿企业应运而生,矿企规模位居亚洲首位,号称“铀都”。

独特的地理区位、悠久的乡土历史,赋予了小镇极为别致的自然风貌与人文遗产。

一、省脉经行处

从省城南昌沿昌宁高速驱车,不过个把小时,即可进入镇域。站在新居平阳之处,远眺东南垣,众山骏驰,层峦叠嶂,近浓远淡,恰如一幅天然泼墨山水画,令久处喧嚣都市的人无不心旷神怡。山,就在那里。相山、芙蓉二峰,犹如一对恋人,突兀于群山之巅,相向而立。造化奇伟,与人相类,相山以宽阔而见其担当,芙蓉以陡峭而显其婀娜。这一众山水,即是当年徐霞客所谓江西省城龙脉经行处。地灵故而人杰,临川才乡、崇仁儒学,奇异禀赋都是自此而出。

二、“铀都”矿企遗迹

与北京类似,小镇也有不少记载新中国国营大矿企步步经历的工业遗迹,尤以华东地勘队部遗址、国营矿2厂、矿区成片居民小区为最,他们极为生动地记载了新中国矿产工业与国防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整个历史过程。世易时移,曾经的繁华不再,但那个时代的精神不灭,承载那些精神的工业遗迹不但属于那些不时回来凭吊自己青春的老矿工们,更应属于我们整个社会,我们这个民族。

人走楼空,屋宇残破,荒草丛生,污秽遍地,不该是这些遗迹的必然归宿。这里不是西伯利亚,没有足够的荒野土地可以肆意挥霍,这里是我们的家园。家园,不光是一日三餐、衣食住行、一亩三分地,更是宜居的环境、适意的处所、精神的寄寓。

当今中国,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城镇化,然而这不过是镜子的一面,与之相对应的是广大乡土急速荒漠化,如何应对,这是一个绝大的课题。

三、蛟湖民居

公溪河,又名宝塘水,朔流而上,不过数里,来到陈家村,这里二水汇合,古称李河埠,又名蛟湖。蛟湖陈氏,源同义门,已有近千年历史,鼎盛时人口一两千。偌大村子错落在石头山上,处水而居。岩全是红砂岩,质软易凿,所以这一带的民居有个特色:一幢房屋,至少有半墙高是用砂岩条砌就,门框、门楣更是整条长石,坚固、耐用、大气,又可防洪水冲泡。一方水土一方人,蛟湖民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显先民智慧。祖祖辈辈,经年累月,居然在石头上山凿出了一个巨型深塘,算是别样民俗。

四、武齐墓

与陈家村隔河相对的是一个风水绝佳的去处,水依山势在这里划出一个湾来。山不高而连绵秀气,水不深而和缓清澈,再加上河心巨洲林木葱郁,仿佛屏风,藏风聚气,清新涤俗,堪称胜境。其间有两处山坳,左一处,隐隐是个村落,房屋不多,名唤马蹄湾;右一处,就是武齐衣冠冢了。明朝时期,蛟湖武氏,算是巨族,武齐是景泰年间进士,仕历刑部主事、广西佥事。死后归葬(一说只是衣冠冢),家人依据当时流传的一首风水童谣,择地修茔,形制可观。据传确实中了吉壤,只是由于武家坏了朝廷规矩,迅速败落,武齐有个妻妾身怀有孕,无奈下嫁到崇仁缪氏。遗腹子身具灵异,长大后科甲及第,光耀门庭,只不过已不是武姓了。

五、严陀寨形胜

从马路湾顺着河流左岸而上,映入眼帘一座险峻奇山,这就是省志记载的著名古迹严陀寨。远远望去,四周陡峭,山顶平展,就像一个铁桶。以河为界,山前一马平川,山后层层群峰,严陀山奇山耸峙,横刀立马,说不出的威严、霸气。唐朝元和年间“大盗蜂起”,乡民朱纶、朱绘兄弟率众结寨于严陀山,“固以土墙,上筑崇楼,令妇女处其中,而廛市屯店环绕于外,七千余户相依,盗不得逞。”全寨乡民接受朱纶、朱绘兄弟督率,“输苗米、酒税、曲脚钱,纳于抚州”。他们严防盗寇,不与官府对抗,“安居无恙”一直延续到北宋初年宋太祖平定天下。(《江西通志》,雍正十年间印本,卷)

抄左手沿山绕行,愈看愈奇,愈看愈险,直到璜田,山体才现一道裂缝,循缝而进,可在最狭处穿山而过,一路石、泉、树、草,无不奇秀绝伦,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

六、白云生处有人家

经璜田顺溪流上行,过丁垄大塅,山间盆地,石溪纵贯,四下里簇新的民居,犹如别墅群,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中央大片田野,庄稼旺盛,一派喜人的田园风光。平路尽头,山路傍河而行,蜿蜒曲折,只见对面夹山之间,飞瀑激泄,回响激荡山谷中,犹如雷鸣。盘旋而上,走到近处,才知瀑水出自巨型水库。站在库坝上,一面湖水如镜,绿过翡翠,一面近百米绝壁,目不敢直视。顺库坝一侧铁悬梯,小心翼翼探到坝底,再向下方摸爬一段,可见一汪深潭,乡民叫她“龙潭”,龙潭虽小,深不可测。远在水库修建之前,这里已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传说众多。

从水库朔源,就到了乐家村,村后的山叫做白云山,村前的水库叫做白云水库,白云生处,山风徐来,小桥、流水、人家,人到了这里,一下子就慢了下来,松了下来,闲了下来。

七、相山神庙

经过乐家村的休整,与山争胜的豪情油然而起,拾阶而上,攀向相山之巅。相山,主峰海拔.2米,古称巴山,得名于东汉时名臣栾巴,宋朝时县令孙懋为了避字讳,因栾巴官拜沛相,所以改名为“相山”。《后汉书》有记载“巴使徐州还,再迁豫章太守。郡土多山川鬼怪,小人常破赀产以祈祷。巴素有道术,能役鬼神,乃悉毁坏房祀,剪理奸巫,于是妖异自消。百姓始颇为惧,终皆安之。迁沛相。”因栾巴的影响,相山在东汉时期已是道教胜地,直到现在,山顶神庙祠祀的还是道教神仙。

相山山顶有南北两个峦头,峦头上各有一座石垒巨型神殿。北侧称为新殿,地势较平坦,属崇仁;南侧称为老殿,踞于危峰之巅,左右悬崖,只有一径相通。险峻之势,南岳祝融峰神庙也不过如此。

宗教,雄踞于人类思想之巅,深潜于众生内心最隐秘处,影响着一言一行,范围着一思一想,无所遁形,无处不在,如盐化于水,看似无物,舌尖上自然明白。

道教失去她的本真好久了,但她的要义潜藏于华夏文明的基因之中。相山结缘道教近两千年,虽不曾大昌大明,但也算是一脉香火,袅袅不绝,让人不免相信此山此境冥冥中必有定数。

八、石马传说

翻山而下,经响石、布水,可见一山,山顶覆盖着两块巨石,南边那块平躺横卧、北边那块斜刺青天。晴天丽日,数十里外清晰可见,当地乡民形象称他为“石马山”。这两块巨石到底从何而来?让人费解。。。。。。。。显然不是天然的山尖冒顶,因为整个山体仿佛只是为巨石特制的底座。也不可能是人为的搬运,体量太大,动这挪移的念头,都觉得是个罪过。只能解释为亿万年造山运动、地质变迁形成的自然奇观。逢年过节,前来游玩的青年男女络绎不绝,犹如朝圣,登石梯,眺远方,狮吼虎啸,极舒胸臆。

九、梦中小站

很久以前,从地图上看,江西只有两条支线铁路,像两截小盲肠,向乐线就是其中一条。该线起始于南昌向塘,终点就在小镇的江边村。现在,向乐线早已不通客运班车了,但车站还在,铁道还在,铁通信号灯还在,月台还在,要是有几节绿皮车厢、一个蒸汽机头,这个几近废弃的五等小站,不正是多少人儿时梦中的场景吗?

怀旧就是一剂毒药,吃了上瘾,不吃也上瘾,而且反复发作,不可药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ongrengzx.com/crxhj/6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