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张智勇,是贵州省黔南州大数据管理局局长。我报告的题目是:千山崇仁,万水向东——贵州人民深切缅怀南仁东老师。
贵州省黔南州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张智勇作报告
在平塘县工作期间,我有幸见证了“中国天眼”选址和建设的整个过程,并参与了对项目的服务和地方配套设施建设。
我和南老师是年认识的。记得那是他第一次带领队伍到平塘考察望远镜选址。
考察地点在大山深处,下车后还要走3公里多的山路。当时,南老师已是知天命的年龄,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人很精神,一下车,就张罗大家往山上走。说是山路,实际上没有路,是临时安排人用刀砍出来的。山比较陡,每个人拿着一节准备好的竹竿当拐杖,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没有路也要闯,这就是南老师干事的个性。
随后几年,“中国天眼”密集选址,南老师多次到我当时任职的卡罗乡考察。南老师平易近人,作风朴实。有一次,南老师到一个名叫桃子冲的地方考察,天气很冷,为了等无线电监测结果,他谢绝了回乡政府吃饭的安排,用柴火把群众送来的糯米粑和土豆烤熟了当午饭。
为了解大窝凼排水状况,他多次下到窝凼底考察,然后又到与大窝凼相通的另一个洼地考察,走一趟就要几个小时,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在山谷和山顶之间奔波。有人劝他,去一次就好了,不必反复奔波,但他坚持要再三实地勘察,因为排水问题对FAST至关重要,解决不好的话,就会淹没FAST底部的设备,麻烦就大了。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22年来,南老师不改初心,精益求精、坚毅执着、忘我奉献,建成了世界上最好的大射电望远镜。22年来,我从副乡长到副县长,再到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工作岗位始终与“中国天眼”相关,我也始终以南老师的精神和风范不断激励自己。不管岗位怎么改变,但是胸怀祖国、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不曾改变!
南老师是大天文学家,他不只仰望星空,也时刻惦记着贫困山区的老百姓。
年5月,我收到了南老师寄来的一封信,拆开一看,信笺中夹着元钱,这大概相当于我几个月工资。信中提到,他下乡看到农村有的家庭还很穷,孩子上不起学,寄点钱过来,委托我寻找合适的学生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南老师之后还多次寄钱,资助多名学生直到中学毕业。这样一个大科学家,在忙科学的同时,心里还装着农村孩子,还惦记着孩子们读书,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他经常到工棚去看工人。有一次,工人看到他来,随手拿一个不锈钢盆子,也没洗,就直接倒水给他喝。南老师觉得工人是把自己当好朋友,接过来就喝了,水中还有一股浓浓的油盐味。还有一次,南老师得知有的工人来自云南贫困山区,家里生活非常艰难,就和老伴在北京买好衣服鞋子,带到大窝凼工地送给他们。
在多年的接触中,我感到,南老师是一个为了国家的强大,愿意付出一切的人。他多次提到,为什么要建世界最大望远镜,就是要让中国的射电天文走向世界前沿,这就是南老师作为战略科学家的抱负和使命。
南老师也时刻关心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呀